社交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

0/34

上传头像

拖拽或者缩放虚线框,生成自己满意的头像

头像

预览

忘记密码

设置新密码

文化

「万物简史」国富论之贾雷德·戴蒙德版本

苏琦2018-01-27 08:01:47

不过虽然贾雷德对于复杂制度的形成和演变的解析有所欠缺,“复杂制度国家”这个概念本身在分析当今世界政治局势时倒是颇有解释力的。

为什么有的国家富裕,有的国家贫穷,似乎已成学术界的天问,不在这个问题上有所建树,似乎不足以展示大家风范。一向给人们感觉是偏重于文明进化史的学者贾雷德·戴蒙德,也加入了这场更像是经济学家专场的论辩,提出了他心目中国富国穷的原因。

此前人们对于这个问题给出了不少答案,大体可分为地理决定论(北方国家较为富裕)和制度决定论(实行市场经济和产权保护的国家较易胜出),但似乎无论哪一种答案都能找到反例,而制度决定论又容易陷入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怪圈中:到底是一定程度的经济发展导致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制度更容易产生,还是先有了有利于经济制度发展的制度,才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发展......

表面看起来,贾雷德·戴蒙德采取了一种“抹稀泥”的作法,既强调地理的作用,又强调制度的作用,而且还“别出心裁地”指出制度本身既是地理和悠久历史的产物,有时又是历史“突发事件”的产物。不过细看之下,不难发现他的生物学和人类学功底还是让他能够在前人见解基础上能再进一步,让读者颇有些“新”得。

乍看之下,贾雷德版的地理决定论似乎在拾前人牙慧,因为稍微经过粗略的对比就不难发现,接近赤道的热带国家相比于温带地区国家贫穷,而内陆国家相比于沿海和有着可通航合流的国家也要贫穷。但相较于一些略带种族主义色彩的从热带人更懒散、温带人更勤奋角度去解读地理决定论,贾雷德更倾向于从热带气候下土壤肥力差、病虫害多以及人们易多发疾病、机器更易损坏等不可抗力出发去进行解释,因此显得更为“体贴”没有那么苛责,而其开出的药方也更多强调从公共健康、计划生育和环保方面着手增加投资。

接下来贾雷德开始进入制度领域。好的制度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毋庸置疑,但问题是好制度的起源是什么?在这里,贾雷德似乎又回到了地理决定论。他认为复杂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于人口稠密的农业社会,因为这种社会才可能发展出能积累余粮的农业:有了余粮,才能养活那些主要从事上层建筑事业的人口,从而发展出复杂的制度。换言之,狩猎者或采集者社会鲜有能发展出复杂的制度,因而只能在富裕社会的入口长期徘徊。

那哪些地方能够出现人口稠密且稳定的农业社会呢?就是那些农业发展所必需的可驯化和改良野生动植物集中分布的地区,如中东新月地区以及中国、墨西哥、安第斯山脉和其他几个地区。这些地区以及拥有能更快从这些地区“进口”动植物物种的地区,就更容易出现人口稠密且稳定的农业社会,也就更容易形成复杂的制度,进而促成好制度的出现。

紧接着而来的问题就是为什么那些曾经产生复杂的好制度的国家和地区,比如中国,在近代大多陷入贫穷之中呢?是什么导致了“风水轮流转”呢?在谈到中欧比较时,贾雷德认为长期统一导致中国皇帝一人专断,不如长期分裂的欧洲更容易产生竞争和创新。平心而论,这一论断此前已有多位学者阐发,因此并无新鲜之处,而且也有简单化之嫌,人们反过来也可以说欧洲的长期分裂导致关卡林立税收繁杂曾长期限制了欧洲国家的进步与繁荣。

而在论及为何中国相比欧洲更易形成长期统一的国家时,雷蒙德又回到了地理决定论的老路上:欧洲多半岛、山脉、岛屿以及河流,中国缺少半岛、大的岛屿,也没有横亘在中心的山脉以及辐射状流淌的河流。这同样有简化之嫌,中国历史上并不是始终统一,分分合合是常见的剧目,而横亘在中心的秦岭连接淮河,曾在相当长时期成为南北分治的分界线。而人们论及中国大一统的形成,似乎鲜有仅从地理出发,而不顾及文化和历史心理因素。

不过虽然贾雷德对于复杂制度的形成和演变的解析有所欠缺,“复杂制度国家”这个概念本身在分析当今世界政治局势时倒是颇有解释力的。以中东地区为例,那些曾经产生过“复杂制度”的国家一般而言即便历史上发生多大大小小的动荡,也不至于彻底崩解,如今也能继续发挥稳定地区局势的“锚定”作用,如埃及、土耳其、伊朗等,而那些近代才由部落氏族体系“进化”成现代民族国家的国度,似乎难堪稳定地区局势的重任,而更容易成为乱源。

至于为什么前白人殖民地有的后来越来越富裕,有的越来越贫穷,贾雷德直接借鉴了《国家为什么会失败?》一书中得出的结论,那就是殖民者的制度遗产发挥了重大作用,比如北美更多继承了负责任的英国制度体系,而南美则继承了西班牙帝国的腐败遗产,所以不同殖民地的命运就出现了大分流。但其实《国家为什么会失败?》的作者也不得不承认地理因素在殖民模式和殖民地政府组织模式上的重大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又回到了地理决定论,进而无形中削弱了制度的作用。这种犹疑和矛盾或许恰恰表明答案就在地理和制度两者之间的交叉地带,而非斩钉截铁黑白分明的故事。

此外,一个国家制度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既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总会面临这样那样的挑战和试炼,能够走出危机时刻的国度才会在制度竞争中取得阶段性胜利。在这一过程中,有很多因素会发挥作用。贾雷德于此处提出的地理决定论倒是颇为让人信服,比如明治维新时的日本因为岛国之利,更容易集中精力进行转型,拥有类似行动自由的还有新政时期的美国等。而德国自 1848 年以来每次危机时刻进行选择的时候都受到陆地邻国严重的束缚,类似的还有意大利等。

总之,随着国富国穷的榜单持续的更新,人们对于其背后的推手性因素的认知也会不时刷新,人们或许永远不会得出定论,但这一求索本身会不断更新和拓展人们对历史和现实的认知方式和视野,这或许才是吸引人们不断加入关于国家贫富之源论战的最重要原因。

推荐阅读:《为什么有的国家富裕,有的国家贫穷》

一个物品如何成为一个全球化商品,一个物品如何促进全球化,一个物品又是如何实现全球化制造?「万物简史」这个栏目将从“物品”出发,去看这些“物品”如何渗透进我们的生活,并改变了我们的世界。

它关注的内容包括,集装箱铁路,水,迪士尼气候折扣,T恤,航海图,武夫,香料鸦片咖啡木材旧衣服,贸易,大豆,宜家阿拉伯,玉米,酒店,黄金,疾病,白银,皮毛石油,天然气,西方文明铁路股票大战汽车,奢侈品,贫困,抗生素,瑞士旅游业通用电气,有线电视,广告,探索频道,商人,车型人民币传教士鸟粪安利,冒险家,蒸汽机,航线,棉花茄子湖广填四川尼加拉瓜运河一汽大众洗浴纽约农业联盟汇丰银行登山港口棉布欧元亚马逊“优先配送”除草盗茶废品Zara 症荒野文化利玛窦的地图皈依者沈福宗黑死病鳕鱼人类基因下南洋红衣大炮经济中的野蛮人福利国家西医的草药机关枪铁皮坦克天花ISIS冷战体育运动海外华人滑铁卢战役朱可夫民国政党东印度公司火炮史迪威创新太平洋战争鸦片战争“西方震撼”中餐欧洲普鲁士阿拉伯民族主义中东战争雷曼倒闭金融危机中国青年游日团空气污染英特纳雄耐尔大众江青服满人团队运作日本产业政策绥靖政策纳粹煤炭一战苏联倒塌官司营销“收藏中国”选票印度独立茶叶杀菌萨利机长民粹主义葡萄牙探险队布热津斯基土耳其帝国阿富汗战争911中日关系法币改革红色货币超级版图国货反击战8·19 事件街头抗争清政府救市日本底层社会国共命运“惩越”外交战太平天国秦汉帝国西藏问题大英帝国斯大林忽必烈的“首都圈”倭寇战争中的民主麦克阿瑟的遗产白兰地、朗姆酒与现代美洲苏联电影奥斯曼帝国青年斯大林洋海关宋氏家族1916亚洲的素食主义欧美分歧晚清报人阿富汗清朝新疆财政成吉思汗大交换德国民族主义大清帝国皇家狩猎美国 1927电力之战锈蚀睡眠越南战争里根废墟五卅运动以巴分治以色列桥水基金后工业城市...


喜欢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报 ,每天看点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