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

0/34

上传头像

拖拽或者缩放虚线框,生成自己满意的头像

头像

预览

忘记密码

设置新密码

文化

「万物简史」亚洲为何能在后工业城市赛局中赶欧超美

苏琦2018-01-21 07:26:13

这种新秩序的建立不是单方面努力的结果,而是建立在全球资本与新兴经济体内新商业精英的联盟基础上。

何为后工业城市,并没有一个精准的定义,但人们想起后工业城市,脑海里浮现的场景一般是金融、高科技及各种生产和生活服务业,而那些曾经被视为赶超引擎驱动城市前行的工业制造业,不再受到人们的青睐。即使在那些吁求制造业回流的经济体,人们也不会指望这些高精尖企业会再度落脚城市。

空间总是更“青睐”那些回报率更高的产业,一向作为资本高密度聚集地的城市空间尤为如此。书卷气十足的新马克思主义学者大卫·哈维在其《正义、自然和差异地理学》里,将这一趋势形容为“空间秩序的变革”:空间和时间都是社会构造物,客观的但又是“社会的”时空概念必须变化,以适应新的社会再生产之物质实践,以及新的价值分配方式。

勃兴于上世纪 90 年代的新一轮全球化,在世界城市网络中置入了全新的空间概念。随着各国经济在世界范围内被逐渐整合进入全球资本网络,制造业和服务业从欧洲和北美的老工业城市向世界各地分散,这就需要新的全球性网络的关节点负责信息处理和控制功能。这种作为关节点的城市,大多拥有一个有着发达的交通、先进的电讯设施和高效的办公空间的中心商务区。除了管理和金融业外,一些辅助类型的服务,诸如广告、会计、法律服务等,也倾向于在商务区里集中。

在大卫·哈维看来,通过向新领域的地理扩张,以及建构全新的空间关系,来吸收剩余资本(有时是剩余劳动力)的趋势是很明显的,而空间关系以及全球空间体制的建构和重建,正是资本主义“残存”到 20 世纪的主要手段之一。他认为这是一种彻头彻尾的、以资本主义(特别是金融资本主义)价值观和精英控制为基础的新社会空间秩序概念。不过,这种新秩序的建立不是单方面努力的结果,而是建立在全球资本与新兴经济体内新商业精英的联盟基础上。由此,一种后工业城市的新观念成为全球可效仿的观念。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在一些后发国家里,尤其在亚洲地区,后工业大都市发展的势头似乎更为迅猛。这种新大都市的成长的根本特征是从工业制造转向一种服务主导型城市经济。相较于那些忌惮于工人阶级的反抗而不能彻底抛弃制造业,因而在城市更新的路途上蹒跚前行的西方老牌工业基地,一些亚洲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城市,表现出了主动打造后工业大都市的魄力与能力,并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印度学者帕萨·查特杰指出,“新兴后工业全球化大都市”的观念从上世纪 90 年代的某个时候开始在印度传播。班加罗尔据说是最有可能对号入座的城市,但海德拉巴很快也宣示了同样的诉求。关于一个城市应该是什么和看上去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观念,在印度的城市精英阶层中,已经到处都受到了后工业全球意象的深刻影响。经济自由化所带来的气氛与此不无关系,但更为有影响的因素是全球性城市意象,它通过电影、电视和因特网,以及印度精英层越来越频密的国际旅行扩散开来。

全球化力量对城市开放的影响是“深刻和广泛”的。印度政府的政策,在各邦以及甚至在各市政当局的层次上,直接受到了与国际经济接轨和吸引外资的紧迫压力的影响。政府的政策将最大注意力放在改善基础设施,以便为引进高技术和新兴服务工业创造条件。因此,制造工业正在被搬出城市的界限,财产法和租赁法被重新修订,以使市场力量能够迅速将拥挤和破烂的老城区改造成高价值的商业和居住区。

受到全球资本召唤或压力的不仅仅是印度的城市。亚洲很多城市都在竞争将自己建设成为重要的区域中心,利用世界城市的范式支持自己的战略规划方式。地方品质之间小规模的和细微的差异(其劳动力供给、基础设施和政治灵活性、资源、市场环境等)变得越来越重要。地方越来越关注它们“优良的商业环境”,并且地方之间的发展竞争越来越微妙,社区的形象塑造开始深嵌于城市彼此间的竞争中。

在《面对巨变中的东亚景观》一书中,台湾学者黄宗仪描述道,着眼于促进资本流动的、全球化发展的上海,宣称其重点产业是金融、科技、资讯、传讯、交通等。而要把上海变成全球资本中心,那些跟不上时代脚步的没有竞争力的产业就得顺应全球化潮流而淘汰。因此,此前高度依赖劳动力或高污染的工业,因为不符合城市未来发展走向与形象,也就难逃经济达尔文主义的运作,被全球化“三振出局”。

在此过程中,空间秩序的重建再次发生:社会空间在既定社会构型的轨道内竞争着新的定义和意义。这之所以发生,是因为时空性的社会构造不可能与价值创造分开。从这个意义上讲,重新恢复外滩“十里洋场”的景观成为重构城市空间权的催化剂。随着政府机构的退出,资本不仅重新“占领”他们曾经被赶走的空间,而且试图重塑城市空间本身的客观社会性质,试图借此建立另一种社会秩序。

此外,浦东的发展造成黄浦江两岸黄金地段的供不应求。因此,浦西空间也无可避免地为了配合估计将快速涌进的外资而做各种改变。城市版图必须为了新的使用者以及资本流动而重新规划时,许多原来的工业或住宅用地变更为获利高的商业用地。上海内环路包围的 106 平方公里内三分之二的工厂区已于 2010 年前关闭迁移完毕。

由于外资扮演着都市重建的策略性角色,城市需要外商投资提供资金,这使投资者在决策制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虽然这些投资的数量可能并不庞大,但是这为城市的变化设定了速度和方向,并且在促进本地经济发展的态度上施加了极大影响。为了保证开发商的利润回报,当地政府允许开发者发展混合使用项目,用混合住宅/商业项目取代旧式住宅区,从而改变了城市结构。

城市政府在竞争投资,境外投资者看到了中国的巨大市场潜力,而上海处在挖掘这一潜力的绝佳位置。因此双方在推动城市发展上有共同的利益。地方政府、外国投资者和当地企业联合作出城市发展的决策,这些参与者的运作框架是国家控制和市场要素结合的复杂体。投资者拥有资本,当地政府在市和区一级拥有土地资源、规划控制、地方知识、网络和获取土地和搬迁居民的权力。

有学者对这种发展联盟的“鲜明特征”进行了解析:首先,这里没有市民社会的参与。其次,其更多在项目层面运作,而非全市层面。第三,联盟是暗含的和非正式的。国际资本虽然很有影响力,但并没有被“制度化”到中国的城市政治中,因此不会引发公开的反对。

或许这些特征解释了为何新兴经济体在“制造”后工业都市时比西方老工业基地拥有更多“后发优势”。

推荐阅读:《面对巨变中的东亚景观》《规划世界城市:全球化与城市政治

一个物品如何成为一个全球化商品,一个物品如何促进全球化,一个物品又是如何实现全球化制造?「万物简史」这个栏目将从“物品”出发,去看这些“物品”如何渗透进我们的生活,并改变了我们的世界。

它关注的内容包括,集装箱铁路,水,迪士尼气候折扣,T恤,航海图,武夫,香料鸦片咖啡木材旧衣服,贸易,大豆,宜家阿拉伯,玉米,酒店,黄金,疾病,白银,皮毛石油,天然气,西方文明铁路股票大战汽车,奢侈品,贫困,抗生素,瑞士旅游业通用电气,有线电视,广告,探索频道,商人,车型人民币传教士鸟粪安利,冒险家,蒸汽机,航线,棉花茄子湖广填四川尼加拉瓜运河一汽大众洗浴纽约农业联盟汇丰银行登山港口棉布欧元亚马逊“优先配送”除草盗茶废品Zara 症荒野文化利玛窦的地图皈依者沈福宗黑死病鳕鱼人类基因下南洋红衣大炮经济中的野蛮人福利国家西医的草药机关枪铁皮坦克天花ISIS冷战体育运动海外华人滑铁卢战役朱可夫民国政党东印度公司火炮史迪威创新太平洋战争鸦片战争“西方震撼”中餐欧洲普鲁士阿拉伯民族主义中东战争雷曼倒闭金融危机中国青年游日团空气污染英特纳雄耐尔大众江青服满人团队运作日本产业政策绥靖政策纳粹煤炭一战苏联倒塌官司营销“收藏中国”选票印度独立茶叶杀菌萨利机长民粹主义葡萄牙探险队布热津斯基土耳其帝国阿富汗战争911中日关系法币改革红色货币超级版图国货反击战8·19 事件街头抗争清政府救市日本底层社会国共命运“惩越”外交战太平天国秦汉帝国西藏问题大英帝国斯大林忽必烈的“首都圈”倭寇战争中的民主麦克阿瑟的遗产白兰地、朗姆酒与现代美洲苏联电影奥斯曼帝国青年斯大林洋海关宋氏家族1916亚洲的素食主义欧美分歧晚清报人阿富汗清朝新疆财政成吉思汗大交换德国民族主义大清帝国皇家狩猎美国 1927电力之战锈蚀睡眠越南战争里根废墟五卅运动以巴分治以色列桥水基金……

喜欢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报 ,每天看点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