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娱乐
Shut up! 该我们说点有意思的了!
SMOSH 开始时也不过是两个高中毕业无所事事的孩子,录制了些恶搞热门歌曲的视频,上传到 YouTube上,因为超高点击而登上首页⋯⋯他们也被人告了侵权。那时候是 2005 年。但现在,SMOSH 成为了有着5个子品牌的媒体舰队,而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
SMOSH是谁?你姑且可以想想中国曾有的“一个包子引发的血案”。只是,后者很快就Out了。
SMOSH开始时也不过是两个高中毕业无所事事的孩子,录制了些恶搞热门歌曲的视频,上传到YouTube上,因为超高点击而登上首页⋯⋯他们也被人告了侵权。那时候是2005年。你能看到这两个故事到这时还有好多相似性,但接下来就完全不一样了。
现在9年过去,SMOSH已是有着5个子频道的媒体品牌,并依然是YouTube上最热门的频道。在西南偏南(SXSW,South by South West)的游戏颁奖典礼上,SMOSH的主持人伊恩·安德鲁·席克斯(Ian Andrew Hecox)和安东尼·帕蒂拉(Anthony Padilla)作为主持嘉宾一出场,观众中尖叫声一片。他们就是将近10年前恶搞的那两个高中毕业生,当时给他们带来超爆人气并差点让他们惹上麻烦的视频是《口袋怪兽》主题曲的恶搞版,对他们虎视眈眈的大家伙是任天堂。
“有些孩子知道我是SMOSH的工作人员,会冲上来和我拥抱。甚至还有些会激动得哭出来”Liz Teschler在西南偏南对《好奇心日报》说。她为SMOSH负责品牌和社区。
SMOSH将自己定为为针对青少年的网络短剧,不过5分钟左右,却有足够多的插科打诨让人哈哈大笑。青少年爱他们爱的要命,甚至会为他们画漫画和写同人小说。在YouTube上,他们现在拥有2500万的订阅用户和超过30亿的点击量。
“我想我们知道孩子们要些什么。这个时代和以前不同,孩子们不愿意和父母分享电视机,他们会想要自己的隐私,因此通常会在自己卧室里用电脑或平板看视频。所以我想我们迎合了青少年的需求。” Teschler说。
与其说SMOSH迎合了青少年,不如说是青少年把他们在 YouTube上给找了出来,并让他们成为了网络明星。在2005年,他们将这些自娱自乐的视频传到网上,并未期待有多少人会关注。但很快有人将他们恶搞《口袋怪兽》主题曲的视频传到当时刚刚起步的 YouTube 上。他们说每刷新一次网页,就能看到浏览数增长了一些,直到任天堂声称他们侵权,并要他们将视频拿下为止。
无论如何,点击率成为他们将这些滑稽搞笑视频做下去的原因。他们说因为他们有着“我们自己风格的幽默”,因此孩子们尤其爱看这些视频。作为成年人,看这些视频会让你大跌眼镜,为伊恩和安东尼的粗鲁、大胆和傻兮兮目瞪口呆。但也因为如此,孩子们喜欢。
在2011年,Youtube上的另一个频道Fine Bros制作了一系列小孩子看完视频之后反应的节目,其中一期便是SMOSH。孩子们大多看得哈哈大笑,说他们“好有趣”、“好傻”“太疯狂了”,“不可思议”。之后,大多数孩子都说他们绝对会订阅这个频道。一个孩子甚至说,“我太崇拜他们了”。
Ian和Anthony对此的反应是,立刻做了一段5分钟视频,作为他们对这些小孩子看SMOSH反应后的反应。整个过程不过是伊恩对于这些孩子看SMOSH时的反应做出了夸张的表情和评论,但总是能戳中笑点。到现在,这段视频有着将近2000万的观看。
不拘一格,所有流行的东西都能被他们做进视频。要知道他们甚至会拿粉丝为他们写的同人小说作为题材,在节目中声情并茂的朗读一番,间或夹杂他们自己不加掩饰的“笑喷”。
但善于搞怪不是他们能保持常年流行的唯一原因。有一度,他们不知道如何该持续下去这份看上去不是事业的事业:他们从社区大学辍学,还和父母住在一起,除了搞怪之外对未来多少充满迷茫。有段时间,他们每周花八个小时在地下室手工将T恤分装,然后快递给粉丝,多少好赚点钱。
直到Barry Blumberg联系了他们。
Barry Blumberg曾是迪士尼电视动画部门(Disney Television Animation)的总裁。2006年初从迪士尼离开后,他就一直在找寻新的机会。他联系了SMOSH,也联系其他一些在Youtbue上崭露头角的视频制作者,他看到这个领域将有巨大潜力。
“我选择了和SMOSH合作,因为觉得他们很有才华,当然我们之间也能起化学反应。”Blumberg在接受Qdaily采访时说。
在加入SMOSH的最初日子里,Blumberg所做的是将传统媒体更规范的方式带给SMOSH组合。这两个对传统媒体业一无所知的年轻人在Blumberg到来之前只是随性地制作自己想要制作的节目。Blumberg和他们一起策划节目推出的时间和技巧,例如在每周固定时间内推出新剧集,让一部分用户养成固定收视的习惯,并对他们的新剧集有所期待。除此之外,他们还建立起自己的网站,好进行更多的推广,并为未来的商业化合作做准备。
“当然我们也要建立起信任,并且熟悉我们彼此做事情的方式。”Blumberg说。
Blumberg看得没错,这个领域正处在空白但准备起飞的阶段。在如何盈利看起来还模糊不清时,Youtube已经开始为视频制作者提供一些资金支持,这成为了SMOSH的收入之一。当然,Ian和Anthony也没放弃卖T恤。
Blumberg本身的人脉和经验都给SMOSH带来了商业机会。2008年当Youtube开始考虑给站内视频引入片头广告时,Blumberg为 SMOSH赢得了机会,成为了最开始进行广告实验的频道之一。此后,他又说服了对广告顾虑重重的伊恩和安东尼,使得他们开始每月能有9000美元的进账。
之后Alloy Digital开始帮助SMOSH销售广告,进而在2011年收购了它。
Alloy Digitals是Defy Media的前身,不过成立于2009年。但其创始人Matthew Diamond在青少年内容制作方面颇有经验。他于1996年建立于Alloy Inc,制作针对青少年的电视、电影和书籍。例如青少年中颇为流行的《牛仔裤的夏天》、《绯闻女孩》、《吸血鬼日记》就由这家公司制作。
2012年,Alloy甚至将旗下专门制作电影和电视的Alloy Entertainment出售给华纳兄弟电视公司(Warner Bros. Television),使自己更加专注。
“我们希望能成为对12到34岁人群中最重要的媒体公司” Diamond曾不止一次在公共场合说。他现在是Defy的首席执行官。
SMOSH被收购之后,Alloy帮助其重新设计网站,给予项目更多的资源支持。伊恩和安东尼得以将所以精力都放在内容和表演上。Blumberg也有更多空间思考SMOSH品牌成长的问题。
在2009年Blumberg就已开始思考SMOSH品牌扩张的问题。他在迪斯尼12年的工作经验使得他很清楚品牌应该如何成长,并如何带来更多的新的观众和用户。
在2012年4月,SMOSH在 Youtube新开一档动画频道Shut up!Cartoons,5周之内获得了2000万的网络收视率和将近48万的订阅人数。熟悉SMOSH的人都知道“Shut up”是SMOSH片头必然大喊出来的一句话。
到2013年1月,SMOSH旗下拥有了5个频道,除了SMOSH频道本身之外,还包括主打卡通片的Shut Up!Cartoons,主打游戏的Smosh Game,西班牙文的EL SMOSH和Hecox个人频道IanH。
这些频道之间也为彼此交叉推广,为彼此都带来了更多订阅用户。
SMOSH母公司的雄心不仅仅是在YouTube上和这家视频平台公司一起进行广告分成。它一方面进行了密集的收购,使得自己成为拥有多频道品牌的媒体舰队,另外一方面,在YouTube之外建立包括发布和社区在内的平台,以获得和品牌商合作与议价的能力。
在YouTube上的限制在于,YouTube通常会对每千个收视分走至少2-3美元,而对那些热门视频,分成甚至达到二三十美元每千次次观看。再加上网络广告的相对低价,那些有着传统电视内容制作经验的从业者从来都不会满意所获得的广告收入。
但大量年轻观众能吸引来不少品牌商。在2007年,罗技就开始尝试和SMOSH合作,好得以触及大量YouTube上的年轻人。2008年后,雀巢和Butterfinger 开始与SMOSH进行更大规模的合作。
事实上,主流品牌商事实上也正越来越多地拥抱数字化的媒体。他们正在减少传统媒体的广告投放,尝试着在不同平台不同媒介上用各种更创新的方式投放广告。
福布斯曾经估算在2012年SMOSH品牌能有着1000万美元的收入。
2012年6月,Alloy收购了目标用户为年轻女性的Clevver Media,;2013年5月,它又收购了Digital Broadcasting Group;
到2013年8月,Alloy和Break Media合并,成为了Defy Media。现在,这家公司拥有300人。
Defy并没有试图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品牌,他们分别推广Smosh这样的子品牌上并为这些子品牌都建立了网站。。
在Smosh的一些节目快结束时,Hecox和Padilla会用夸张的方式说,别忘了去Smosh.com直接看视频哦,那会让你比那些在Youtube上看节目的人酷两倍。这个网站上有他们写的文章。
“我想接下来我们的挑战依然在于如何扩张我们的品牌,让我们有更多受众。”Blumberg说。现在SMOSH品牌每周都会制作16档短视频。
SMOSH 恶搞采访Emma Watson
题图来自tubefilter
喜欢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报 ,每天看点不一样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