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业
为宜家研发出 8 款肉丸的 SPACE 10,到底是干嘛的?
一个拒绝被叫做“创新实验室”的创新实验室。
宜家的创新实验室 SPACE 10 诞生于一次长达六小时的会议。
2012 年,哥本哈根的创意公司 Rebel Agency 协助宜家设计了 BRÅKIG 洛格家具系列。这个系列正式推出之后卖得非常好,Rebel Agency 的创始人兼 CEO Carla Cammilla Hjort 和公关总监 Simon Caspersen 因此获得了和宜家 CEO 开会讨论下一步打算的机会。

当时 Rebel Agency 每年会花上六个月和宜家合作,就在这合作的过程中,他们想到了一个不同于以往那种甲方-乙方的合作方式,“宜家支付运营空间的基本费用,让我们彻底投入,去思考未来 10 年或者 20 年,宜家会以怎样的方式与世界发生联系。”
宜家同意了。2015 年 11 月,SPACE 10 正式开幕。
SPACE 10 的首席创意官 Guillaume Charny Brunet 告诉《好奇心日报》,他们不想自己所负责的这个地方被安上宜家实验室、创新实验室之类的名字。

SPACE 指的是他们所在的 1000 平方米的空间,也是思考空间。至于 10,是指哥本哈根 Flæsketorvet 路 10 号,但它又可以拆分为 1 和 0,“当你在数字世界进行创作,1 和 0 是你所需要的所有东西”。
宜家开设 SPACE 10 这样的实验室并不令人意外。为了保持竞争力,不少大公司都会建立类似的实验室,钻研一些并不能立刻实现的东西。比如 Google 的 X 实验室所研究的纳米药丸和人造皮肤,以及 3D 建模软件公司 Autodesk 的机器人实验室。
就像 Hjort 他们最初所提议的那样,SPACE 10 并不是去做能够马上投入商业使用的产品,你不会在最近几年的宜家目录册上见到他们所做的原型。宜家会支付 SPACE 10 的账单,能够第一时间看到他们的成果,但宜家不会指定 SPACE 10 的研究方向。
和宜家所宣扬的“为大多数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理念一致,SPACE 10 的创立目的是“为大多数人创造更美好、更有意义、更可持续的生活”。
对宜家来说,SPACE 10 是目前已有的创新、满足顾客需求的工作团队以外的补充,提供“稍微不同的创新道路”。而 SPACE 10 也并不打算做明年就能卖的产品,“那些会出现在宜家目录册、商店的商品,从来没有、也不会包括 SPACE 10 所设计的产品”。
SPACE 10 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调整的原型
在 SPACE 10 成员最初的构想中,SPACE 10 的运营类似于杂志,以三个月为期,邀请外部人员,将一切资源砸在一个项目上,集中解决一个问题。很快,他们第一个项目 Fresh Living Lab 就做出了不少旨在改善人类健康和城市环境、降低能耗的概念产品。

在 Brunet 看来,SPACE 10 本身“就是一个大的原型”,至今都还在不断作调整。
在第一个项目之后,他们很快就发现原先的做法不合适 SPACE 10,“我们需要更多时间,更多力量,更复杂的结构”。于是 SPACE 10 与宜家商量之后,从原来的一个项目改成多个实验室并行的平行结构,并且决定了他们暂时所要专注的领域。
无论是在演讲还是采访中,SPACE 10 的成员都能够随口说出一系列关于全球所面临的挑战的数据,比如到了 2050 年全球人口会增长到 100 亿,在接下来 15 年内人类需要比现在多 35% 的食品。不仅如此,SPACE 10 还把这些数据列在了自己网站上阐述实验室愿景的页面上,他们所关注的议题正是与这些数据息息相关。

SPACE 为此设立了四个实验室:The Farm、Do You Speak Human、Possible Cities、Build with Spaces,分别对应食品、人工智能、城市规划以及数字建筑这四个议题,实验室下再设有各种各样的项目。
虽然宜家并不要求 SPACE 10 创造出多么实际的产品,不过这不代表他们不用做出成果。在定下来项目主题之后,项目成员就会开始开发并产品原型、测试及调整原型、与宜家团队讨论并测试商业角度的可行性。

邀请外部人员的制度保留了下来。在 SPACE 10 发现需要某些专家的协助时,他们就会去寻找相关的专家,邀请他们来工作上 1-6 个月,SPACE 10 将其称为居民(Residencies)。这些居民身份各异,比如 The Farm 中有设计师、建筑师、生物工程师和厨师。
如今 SPACE 10 中员工与居民的数量差不多,分别有 15 人和 12 人左右,其中很多人“好奇心旺盛”,所以会同时参与数个项目。
“我不再相信一个小团队在秘密实验室里能够做出来某个能改变世界的东西。 ”Brunet 说。在他看来,作为一个要应对全球挑战的实验室,SPACE 10 不可能像有些大公司那样内部一些人关门、完全不与外界交流去做实验,他们必须依赖全球各地的专家,而居民项目能让他们“以非常快的速度来接纳这些人”。
当他们研究吃的的时候,都在研究什么?
当被问到在这四个实验室所代表的领域里,他最希望人们关注哪一个的时候,Brunet 先是回答所有这些挑战都很重要,但又指出人口增加以及中产阶级的崛起将会带来对食物的巨大需求。

某种程度上,食品领域的挑战是最吸引大众注意力的部分,毕竟这是大部分人都会关注的事情。2016 财年,食品业务为宜家带来了 17 亿欧元(约为 130.63 亿元)的营业额,而 The Farm 实验室第一个项目 Tomorrow’s Meatball 的内容正是宜家餐厅里标志性的食物——肉丸。
我们之前曾经报道过 SPACE 10 所设计的八款肉丸,因为其标志性地位以及出现在很多国家的饮食文化中,肉丸成为了项目的重心。你能够从中看到食品业正在试图达成的创新方向以及科技与食品的结合,比如人造肉肉丸(Artificial Meat Ball)、3D 打印肉丸(3D Printed Ball)和脆虫肉丸(Crispy Bug Ball)。


虽然在 2015 年推出了素肉丸,不过宜家暂时没打算在他们的餐厅菜单上加上这些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肉丸。对 SPACE 10 来说这并不是重点,他们更想让世界注意到一件事:宜家正在关注这些趋势。
“我们不能告诉世界,宜家会做这些(肉丸),但我们希望世界能够知道是宜家让我们能够推出这些这么酷的东西,或者让这么优秀的人一起进行食品项目”,Brunet 说。
虽然已经成立一年半,SPACE 10 依然在探索阶段。如果你有关注食品业的变化,或许会发现目前 The Farm 实验室暂时还未展示突破性的成果。无论是 Tomorrow’s Meatball,或者是消费者可以 DIY 的健康零食 SpaceBar,抑或是在城市里种植物的建筑 The Growroom,都还停留在已经有很多人做出成果的范围内。




而 Brunet 将 The Farm 已经公布的这些成果当做是吸引过去没有关注食物问题的人的工具,同时他又期待这成为他们与相关专家沟通的起点:“它们不是解决方案,而是对话开始的方法。 ”
实际上,去年年底完成的 The Growroom 就给 SPACE 10 带来了意料之外的互动。他们与丹麦建筑师 Mads-Ulrik Husum、Sine Lindholm、交互设计师 Thomas Sandahl Christensen 以及园丁 Sebastian Dragelykke 一起,创造了这个让居民在城市空间中种植各种作物的建筑,希望能让人们开始讨论如何尽可能在当地、尤其是在城市中种食物。

The Growroom 展出之后,SPACE 10 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询问,不少人都希望能像买宜家家具那样买一个 Growroom,而这是 SPACE 10 的成员最初根本没想到的。
不过 SPACE 10 也不认为这是转入商业生产的契机,“没道理为了推广当地农业生产,然后跨越海洋与大陆去运输它”。与两位建筑师商量之后,SPACE 10 决定将 The Growroom 开源,提供详细的设计图,让想要制造 Growroom 的人找有电脑数控技术的工厂去制造零件并组装。而制作者要做的则是标明原作者以及与 SPACE 10 分享他们的成果。





如今 The Farm 依然在进行各种各样的项目,比如怎样结合 AI 在他们的实验室里种出足够满足 SPACE 10 成员需求的蔬菜,或者是制作没有肉但还含有一定蛋白质的热狗 Dogless Hotdog。
在 Brunet 的设想中,SPACE 10 将会继续成长,并且拓展到哥本哈根以外的地方,比如在美国和中国也设立 SPACE 10,以同样的方法、不同的团队工作,“我们不可能在哥本哈根思考全球面临的挑战” 。
Q=Qdaily
G=Guillaume Charny Brunet
Q:作为一个未来生活实验室,你们是如何去了解世界的变化?
G:我们有三个来源。
第一个是, Inter IKEA Systems 有个特别团队,Consumer and Business Intelligence,他们专注于从微观角度分析世界的变化,他们将之称为 microtrend。另一个来源是,与 Inter IKEA Systems 直接沟通,比如他们告诉我们,没人知道怎样才能进入更循环的经济,但我们对此很感兴趣,改善、并往那个方向前进。
在 SPACE 10 的每个人,会做研究,观察、调查,观察那些我们称之为微弱信号(weak signal)的东西,它们是我们所发现的,正在小的领域进行的趋势、运动和机会,我们会留意正在大力进行各种投资的风投,我们用关键词、媒体、公众参与,用各种各样类似的资源去留意,尽可能跟上最新情况,尽可能广泛地去关注。
Q:你们怎么确保自己在向正确的方向前进?
G:什么是正确的方向?对谁来说?目前为止,我们的工作还在非常早期的阶段,我们将我们的想法和人们分享,看他们喜不喜欢。如果他们不喜欢,我们就会立刻看到。
如果是这样,我们会做出决定,往另一个方向前进,或者是投入更多资源,再尝试一两次。不过,如果一步步地,很多人,在每个阶段做出积极的反应,这样我们将会降低风险。而非在秘密实验室里投入大量资源并宣布一些不相干的东西。
题图:SPACE 10
内文图来自宜家、Bits x Bites、SPACE 10 及推特
喜欢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报 ,每天看点不一样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