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万物简史」1861年春未遂的汉口战役:太平天国命运转折点
最后导致胜利的天平向清廷倾斜的关键在于英国的干涉
一直以来人们都倾向于认为太平天国走向颓势是始于天京事变,在那场事变中太平天国最具将才的东王杨秀清和翼王石达开,一个被诛,一个负气出走,结果导致太平天国元气大伤。不过后来清廷也流年不利,先是洪仁玕、李秀成和陈玉成等一批新锐将领崛起,连破清军江南江北大营,而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火烧圆明园,则令咸丰皇帝惊慌出逃一病不起,清廷不仅颜面尽失,对东南半壁江山的遥控能力也被进一步削弱。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太平天国和清廷在 1860 年代初又重新回到同一个起跑线上,而太平天国方面还略占上风,因为长江中下游富庶地区苏浙皖的大部以及核心城市如苏州杭州也在他们的手中。在《天国之秋》的作者裴士锋看来,最后导致胜利的天平向清廷倾斜的关键在于英国的干涉。
在江南江北大营被太平军攻破之后,双方都意识到太平天国的命运系于南京上游的安庆,如果安庆不保,则湘军可顺流而下慢慢扼住太平天国的喉咙。为此双方在安庆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围城与反围城的绞杀战。1860 年一整年双方都在安庆附近厮杀不止,战斗主要集中安庆周边和北方的集贤关附近。前者主要是由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发动的围城战,后者主要发生在由清军将领多隆阿率领的马队和由安徽桐城出发前去解救安庆的陈玉成部队之间。
由于始终突破不了多隆阿的防线,李秀成和陈玉成决定暂时放弃对安庆的解围,转而联手进攻上游的武汉,如果顺遂,则下可顺流而下进攻围攻安庆的湘军水师,往上则可与正在四川转战的石达开部互通声气甚至连成一片。
为此陈玉成部在继续佯攻多隆阿的时候出奇兵往西南袭取了紧邻武汉三镇的黄州。眼看汉口如探囊取物,却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就是曾被僧格林沁拿下的英国谈判代表巴夏礼以及英国舰队司令何伯及其率领的舰队。他们来到此地是为了给在《北京条约》中列为通商口岸的汉口派驻领事。
由于此前负责制定太平天国外交政策的干王洪仁玕认为赢得英法尤其英国的支持是控制长江中下游领域的关键,并严令各王要与洋人交好避免发生冲突,因此英王陈玉成便与巴夏礼举行了会谈,通报了自己的意图。
巴夏礼坚拒英王夺取汉口的计划,对于英王提出的妥协方案即双方可在武昌与汉口做生意,而英王和即将抵达的李秀成不可拿下汉阳也坚决反对。在巴夏礼强硬姿态的背后,有着当时特殊的国际背景。其时美国内战正如火如荼,英国眼看要失去美国广大的消费市场,因此在英国人看来长江沿岸的通商口岸一定要尽量掌握在自己手里。因此在表面不卷入中国内战的中立姿态背后,英国人更倾向于支持在他们看来更具合作态度的清朝地方政府和军队,而非表面上与他们拥有同一个上帝的太平军。
考虑到干王的严令,英军舰队的火力优势,以及前年李秀成部在上海近郊与英法洋枪队的遭遇,陈玉成开始犹疑起来。他一边等待来自远在下游的干王的指令,一边等待长江对岸的忠王早点到来与他会合,然后再决定下一步的进退。
正是在这个犹豫和等待的过程中,稍纵即逝的战机一去不复返了。武汉三镇的清军加强了防务,甚至开始威胁黄州的防线。陈玉成不得已留下部分兵力防守黄州,自己又带主力返回集贤关,重新开始与多隆阿的苦战。
等到忠王李秀成千里迢迢千辛万苦来到长江南岸武汉地区附近时,他发现汉口并不在太平军的手中,而关于陈玉成部队下一步的打算也没有准确的消息。由于长江水平上有湘军的水师巡逻,他和留守黄州的陈玉成的部队始终无法建立直接联系。后来李秀成请汉口的英国领事代为转交信函给黄州守军,在信中他表示自己对英王在北岸的行动详情所知甚少,请他们立即告知情况,以便他相应规划部队的调遣。英国领事把信留下来当做纪念品,留守黄州的陈玉成部从来没收到过这封信,英王和忠王联手进击汉口再合击安庆的计划就此夭折。
人生地不熟的忠王没办法只能掉转头突破湘军的围追堵截回到他位于华东的安全领地,而英王则陷入了集贤关附近的苦战。忠王的离去使得曾国藩可以全力支援曾国荃对安庆的攻城战,而巴夏礼等人严令英国船只不得通过长江向安全太平军输送物资更令守军日益逼仄的粮食供应雪上加霜。到了 1861 年 9 月 5 日,安庆终于落入湘军手中。
此前的八月二十二日,咸丰帝驾崩。考虑到后来朝中一段时间内的权斗和乱象,不难想见如果安庆之围失败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曾国藩朝中的靠山肃顺在由慈禧和恭亲王联手发动的辛酉政变中被砍掉了脑袋,一时间朝野上下人心惶惶。如果没有安庆的胜局带来的喘息之机,曾国藩及湘军上下如何熬过在那段扰攘不安的日子尚未可知。及至慈禧和恭亲王选择继续倚仗以曾国藩为首的汉人新军事集团,才逐渐稳定了前方阵营。
在处死肃顺两个星期之后,清廷新领导核心以年幼皇帝的名义发布一连串上谕,再次确认此前咸丰帝在肃顺敦促下授予曾国藩的军政大权:曾国藩仍是管辖皖赣苏三省的两江总督,同时节制三省军务,拥有前敌指挥大权。此外,慈禧和恭亲王还更进一步提高他的职权,将浙江省的军务也归他节制。这意味着清帝国最富裕、人口最稠密的四省都归他管辖,这是清朝开国以来第一次有汉人被委以如此大的权力。朝廷希望曾国藩能充分体会身上的隆恩及重担:举国上下都指望曾国藩的湘军能尽快拿下南京,夺回东南膏腴之地。
安庆一役之后,信心大增意气风发的曾国荃带领湘军向东顺流而下一步步稳扎稳打向天津逼近。南京在失去了安庆强有力的屏障后,渐渐开始喘息困难。令情势更加恶化的是,李鸿章的淮军在英国蒸汽商船的帮助下轻而易举穿过了太平军的防线来到上海,从那里他们将发起对南京的仰攻和对长江三角洲太平军的扫荡战。在曾国荃和李鸿章的夹击之下,太平天国的命运开始了倒计时。
推荐阅读:《天国之秋》
题图来自 维基百科
一个物品如何成为一个全球化商品,一个物品如何促进全球化,一个物品又是如何实现全球化制造?「万物简史」这个栏目将从“物品”出发,去看这些“物品”如何渗透进我们的生活,并改变了我们的世界。
它关注的内容包括,集装箱,铁路,水,迪士尼,气候,折扣,T恤,航海图,武夫,茶,香料,鸦片,咖啡,木材,旧衣服,贸易,大豆,宜家,阿拉伯,玉米,酒店,黄金,疾病,白银,皮毛,石油,天然气,西方文明,铁路股票大战,汽车,奢侈品,贫困,抗生素,瑞士旅游业,通用电气,有线电视,广告,探索频道,商人,车型,人民币,传教士,鸟粪,安利,冒险家,蒸汽机,瘾,航线,棉花,茄子,湖广填四川,尼加拉瓜运河,一汽大众,洗浴,纽约,农业,联盟,汇丰银行,登山,港口,棉布,欧元,亚马逊“优先配送”,除草,盗茶,废品,Zara 症,荒野文化,利玛窦的地图,皈依者沈福宗,黑死病,鳕鱼,人类基因,下南洋,红衣大炮,经济中的野蛮人,福利国家,西医的草药,机关枪,铁皮坦克,天花,ISIS,冷战,体育运动,海外华人,滑铁卢战役,朱可夫,民国政党,东印度公司,火炮,史迪威,创新,太平洋战争,鸦片战争,“西方震撼”,中餐,欧洲,普鲁士,阿拉伯民族主义,中东战争,雷曼倒闭,金融危机,中国青年游日团,空气污染,英特纳雄耐尔,大众,江青服,满人,团队运作,日本产业政策,绥靖政策,纳粹,煤炭,一战,苏联倒塌,官司营销,“收藏中国”,选票,印度独立,茶叶杀菌,萨利机长,民粹主义,葡萄牙探险队,布热津斯基,土耳其帝国,阿富汗战争,911,中日关系,法币改革,红色货币,超级版图,国货反击战,8·19 事件,街头抗争,清政府救市,日本底层社会,国共命运,“惩越”外交战
……
喜欢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报 ,每天看点不一样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