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万物简史」从“活着回来的男人”管窥战后日本社会
世间没有十全十美的社会
无论多么卑微底层非主流,一个人的存在总是要和其所在的社会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也总是能折射其所在社会的变迁。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获释苏联战俘在日本社会底层挣扎的小熊谦二的“战后生命史”,也给人们提供了管窥日本战后社会发展和变迁的机会和材料。
初中毕业没有高学历、身无长计而又家境贫寒的小熊谦二回国后能够重新融入社会,要拜中小企业所赐。从他的求职和就业经历不难看出,日本中小企业非常之多,提供了虽不稳定但较为丰富的就业机会。这也说明所谓“终身雇佣,稳定就业”只是日本战后社会的一个面向,能够提供终身雇佣和稳定就业的大都是大公司,而这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把不饱和不充分就业的压力转嫁给中小企业来实现的。
从谦二的视角来看,日本中小企业的破产制度比较完备,退出机制比较合理,即使经营失败,企业主不至于倾家荡产,而且员工换工作应该不影响连续购买国民年金。日本企业员工的退休养老金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员工自己购买的国民年金,一部分是企业出钱买的厚生年金。按照后文中谦二的说法,只有国民年金似乎退休后日子会比较紧巴,因此他自己开了公司以后就主动为员工办理厚生年金。
在经历一段漂泊不定工作不稳的日子后,谦二又患上了肺结核病。考虑到他的哥哥和弟弟之前都是因为肺结核去世,眼看谦二也要遭遇灭顶之灾。好在日本战后虽然财政相对拮据,但日本政府还是在各地办起了一些结核病疗养所,由国家掏钱给患者提供免费治疗,直至病人治愈出院。虽然谦二对于这种待遇需要国民自己主动申请而非自动普惠颇为不满,而且对于疗养所医生囿于当时条件只能通过切除部分肺叶来进行治疗颇有怨言,但平心而论国家公费治疗毕竟使他得以熬过这个人生的鬼门关,既没有一病不起,也没有因病致贫。
肺结核痊愈后谦二前往东京找工作机会。一开始也很潦倒,和妹妹同租一屋,后来才慢慢打开局面。这段经历令人印象比较深刻的主要有两点,一是大都市确实有更多谋生机会,因为人际交往范围更大,信息更多,比如谦二的工作就是在一个学院工作的妹妹通过同事介绍的;二是东京没有针对外地人种种限制,因此只要找到住处和工作,就有慢慢融入进去的机会。
谦二加入的是卖体育用品的小商店,负责跑外勤,说白了就是出去拉单子,主要对接企业和学校。在谦二的描述中,日本企业给人的感觉福利还是不错的,给员工提供体育场馆设施和体育设备,让员工有机会进行健身锻炼和体育比赛,也就给谦二所在的公司提供了商机。
工作稳定下来后谦二也开始结婚生子,一开始并没有自己的房子,而是搬进了类似于廉租房性质的(东京)都营公共住宅。条件似乎不是太好(旱厕),但毕竟有了稳定的居所,按谦二的话说第一次告别了整天担心考虑搬家的日子,对于薪资不高的刚起步家庭作为过渡来说还是比较合适的。
接下来随着日本进入高速增长期,经济大形势好转带来的红利也开始外溢到谦二所在的行业,休闲健身人群的增多拉抬了对于体育用品的需求,谦二老板所在的店生意蒸蒸日上,谦二的经济条件也开始改善。等家庭经济条件好了之后,谦二家开始自己买地盖房。对于习惯于买商品房的中国读者来说,看到谦二从住宅土地公社那里购买规划好的地块,然后自己找人设计并建造房屋,想必是别有一番感慨在心头。
后来谦二的老板因为经营方针过于冒进扩张过度而赔了买卖,谦二一方面帮他保住基本的店面,一方面自立门户将老板原来的客户资源和生意网络承继过来。总体而言随着日本社会进入常态发展阶段,经营体育和休闲娱乐用品的中小门店的日子不是太好过,因为人们会更喜欢去大型商场或高端专门店去采购。不过谦二的生意还是维系了下来,这得感谢日本特色的社会稳态化和由此导致的商业关系“常情化”:不管风云如何变幻,以学校和企业为主的机构老客户基本都可以维持下来,从而维持生意的基本盘。
生活和生意都稳定下来之后,谦二有一部分的注意力转向了社会领域。他一方面积极参与社区的环保和互助活动,另一方面参加了和自己经历相同的被俘士兵的组织。这些叙述给人印象比较深刻的有如下几点:日本中产家庭的全职主妇们由于有钱有闲也有学历,在日本环保、社区自治和互助等社会运动中发挥了比较突出的作用;日本政府对社会自发的自我组织化潮流好像没有太多限制,这或许也是日本社会在经济陷入相对停滞期后相对和谐的原因之一。
谦二晚年相当一部分的精力被牵扯到争取被俘军人国家赔偿的社会活动中。在他看来,日本政府总体上拒绝对被俘军人提供国家赔偿而只提供一定数额的抚慰金的做法是拒绝正视历史责任的态度和做法,而连抚慰金也拒绝发放给当时从朝鲜、中国台湾和中国东北等地区征召的军人的做法,更是让人无法接受的。因此,他曾经好几次陪同来自中国东北的某种意义上的“战友”向日本政府起诉请求某种赔偿,这些人和他一样当年因被征召进日本军队而被苏联军队俘虏并强制在西伯利亚服劳役,后因不被日本政府承认拥有日本国国籍而无法取得相应的赔偿。官司虽然打输了,但谦二继续以自己的名义申领相关抚慰金,然后分发给来自中国大陆的申诉者。
面对日本社会倾向于遗忘甚至否认侵略历史和回避战争责任的潮流,谦二自嘲为日本社会的少数派,然而正是谦二这样的少数派让人觉得日本社会还没有让外人那么如临大敌。
世间没有十全十美的社会,各个社会的资源禀赋,历史的负累,发展路径的选择,制度的设计等等都各不相同,难以遽然判断孰优孰劣。不过,通过观察一个社会的底层民众如何求生,如何改善自己的境遇,其自我组织的水平,社会的少数派有没有容身之处,一个社会发展的红利如何分配等等,社会和国家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应该能发现一些可供比较和借鉴的维度。
推荐阅读:《活着回来的男人:一个普通日本兵的二战及战后生命史》
题图来自 《野火》电影剧照
一个物品如何成为一个全球化商品,一个物品如何促进全球化,一个物品又是如何实现全球化制造?「万物简史」这个栏目将从“物品”出发,去看这些“物品”如何渗透进我们的生活,并改变了我们的世界。
它关注的内容包括,集装箱,铁路,水,迪士尼,气候,折扣,T恤,航海图,武夫,茶,香料,鸦片,咖啡,木材,旧衣服,贸易,大豆,宜家,阿拉伯,玉米,酒店,黄金,疾病,白银,皮毛,石油,天然气,西方文明,铁路股票大战,汽车,奢侈品,贫困,抗生素,瑞士旅游业,通用电气,有线电视,广告,探索频道,商人,车型,人民币,传教士,鸟粪,安利,冒险家,蒸汽机,瘾,航线,棉花,茄子,湖广填四川,尼加拉瓜运河,一汽大众,洗浴,纽约,农业,联盟,汇丰银行,登山,港口,棉布,欧元,亚马逊“优先配送”,除草,盗茶,废品,Zara 症,荒野文化,利玛窦的地图,皈依者沈福宗,黑死病,鳕鱼,人类基因,下南洋,红衣大炮,经济中的野蛮人,福利国家,西医的草药,机关枪,铁皮坦克,天花,ISIS,冷战,体育运动,海外华人,滑铁卢战役,朱可夫,民国政党,东印度公司,火炮,史迪威,创新,太平洋战争,鸦片战争,“西方震撼”,中餐,欧洲,普鲁士,阿拉伯民族主义,中东战争,雷曼倒闭,金融危机,中国青年游日团,空气污染,英特纳雄耐尔,大众,江青服,满人,团队运作,日本产业政策,绥靖政策,纳粹,煤炭,一战,苏联倒塌,官司营销,“收藏中国”,选票,印度独立,茶叶杀菌,萨利机长,民粹主义,葡萄牙探险队,布热津斯基,土耳其帝国,阿富汗战争,911,中日关系,法币改革,红色货币,超级版图,国货反击战,8·19 事件,街头抗争,清政府救市……
喜欢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报 ,每天看点不一样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