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

0/34

上传头像

拖拽或者缩放虚线框,生成自己满意的头像

头像

预览

忘记密码

设置新密码

文化

「万物简史」压垮前苏联的最后一根稻草

苏琦2017-04-03 07:00:07

真正压垮苏联的最后一根稻草来自乌克兰。

从“8·19 事件”的震惊中缓过神来之后,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认为可以继续推进新联盟条约的签署,就像政变没发生一样。

然而“8·19 事件”及其失败从根本上改变了苏联的前景。人们被政变主导者们试图将苏联带回集权时代的愿望吓坏了,因此要么选择尽快独立,要么勉强同意加入一个中央被大大削弱的新国家联盟。

戈尔巴乔夫以为自己依然享有巨大的影响力和必要的权威,能够说服除波罗的海三国之外的各加盟共和国签署一个赋予他们更多自主权但中央依然享有权威的新联盟条约。

然而政变参与者之前大多是由他上台这一事实令他的声望大受打击,而他的政治对手叶利钦则因为自己勇于和政变者对抗大得民心,并得到了军队中一些开明派的支持。

因此,苏联能否继续存在一方面取决于各加盟共和国的意愿,一方面取决于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能否团结一致,因为如果失去了苏联最核心部分俄罗斯联邦的支持,苏联也就失去了灵魂。

整个九月份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在新联盟应该采取邦联还是联邦的形式上争吵不休,叶利钦此时还没有下定决心终结苏联,一个松散的拥有共同市场、国防和外交的国家联盟在他看来也不失为一个选择。

与此同时,苏联的经济形势在急剧恶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直线下降。而令情势雪上加霜的是,乌克兰越来越公然表现出独立的倾向,而戈尔巴乔夫则一筹莫展,波罗的海三国闹独立时发生的流血事件让他心有余悸,当时因镇压分离主义者而遭污名化感到被出卖了的苏联军队是否愿意出面不得而知。此外,乌克兰毕竟拥有数十万军队,并非一个蕞尔小国,而此时的苏联也承担不起由此引发的来自西方的制裁。

到 10 月份时,叶利钦身边的智囊如布尔布利斯等开始建议叶利钦要悄悄做好单干的准备,也即叶利钦可以同意继续进行新联邦谈判,等到谈判破裂再公然“分手”,从而维持合法终结苏联的表象。此后,叶利钦团队开始了实质“接管苏联”的行动。

10 月 28 日,叶利钦发表演讲表示要采取极端而猛烈的行动来拯救经济,他声称要放松物价,结束补贴,加速俄罗斯境内的私有化进程。演讲后,叶利钦成立了一个新的俄罗斯政府,自己担任总理,由布尔布利斯和盖达尔担任副总理。这个新政府逐步采取“胆大妄为”的行动,开始接管中央机构,并将苏联的工业部门转变成隶属于俄罗斯的股份公司,而失去了精气神的苏联政府无力阻止这个过程。

真正压垮苏联的最后一根稻草来自乌克兰。乌克兰领导人克拉夫丘克在 11 月份宣布将于 12 月 1 日举行关于独立的全面表决。这直接动摇了新联盟的基础。各方原定于 11 月 25 日签署一份联邦制联盟国家的协议初稿,结果到了那一天叶利钦临时反悔,宣布不会签署这份协议,理由是因为俄罗斯议会可能无法接受上面的措辞。他再次要求采取邦联的方案,而白俄罗斯主席舒什克维奇也表示需要再多两周时间来加以考虑。

戈尔巴乔夫斥责他眼中这些“背信弃义”的行为,但叶利钦不为所动,坚持要等到乌克兰独立公投结果出来后再做定夺。

12 月 1 日乌克兰投票独立。叶利钦决定撇开戈尔巴乔夫去直接找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总统寻求解决方案。

12 月 7 日叶利钦、克拉夫丘克、舒什克维奇在白俄罗斯别洛韦日森林举行聚会,商讨苏联的前景。由于克拉夫丘克明确表示不会签署新联盟协议,会议的主题很快就变成如何“解散苏联”的问题了。

叶利钦团队里的一名哥萨克律师出身的智囊沙赫拉伊提供了解散苏联的“合法”基础:苏联是建立在 1922 年由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以及现在已不复存在的外高加索联邦协议基础上的,所以,现在这三个依然存在的国家能够合法解散它。

解散协议是这样写的:“我们,白俄罗斯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和乌克兰,在 1922 年的联邦协议的基础上,作为苏联的三个发起国,根据国际法和地缘政治的事实,确认解散苏联。”三国领导人接下来提议成立接替苏联的独联体,其他苏联共和国都会被邀请加入。这个新成立的实体的总部将设在明斯克,但它没有国旗、外交部、议会、公民身份、征税权或总统。不过独联体将保留一个共同的军事战略空间,包括对核武器的单一控制。12 月 8 日,下午两点十七分,三位领导人签署了协议。

12 月 10 日,戈尔巴乔夫要求沙波什尼科夫安排一次针对全苏联高级指挥官的讲话,他希望不管发生什么事情,苏联军队都要坚持下去,在苏联全境维系成一股紧密结合的的力量,将军们对此的反应是冰冷的沉默。大多数将军不信任戈尔巴乔夫,也知道他不再是掌权者了。第二天,叶利钦同样给这些人开了一个两小时的会议,这些人对叶利钦直率的风格和允诺 90% 的加薪反应更加积极。在同一天,三个斯拉夫国家的议会都表示支持别洛韦日协议。

虽然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抱怨别洛韦日协议伤了亚洲共和国的尊严,但事已至此,他没有选择,不得不接受在森林里做成的交易。哈萨克斯坦、三个斯拉夫国家和其他还在苏联名下的七个共和国同意见面,讨论如何彻底终结苏联并加入独联体。

12 月 16 日,在叶利钦接见来访的美国国务卿贝克时,苏联武装力量负责人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坐在叶利钦的旁边,以这种方式明确宣示军方对他的支持。

12 月 18 日,戈尔巴乔夫放弃了最后的努力,向叶利钦承认一切都结束了,同意在年末也就是 12 月 31 日结束苏联及其统治体系。

12 月 21 日,在阿拉木图,叶利钦和其他十个共和国的国家元首签署成立独联体。这十一位总体签署了文件,宣称独联体不是一个国家,也不是一个准国家实体。他们忽视了戈尔巴乔夫,没有给他留一个位置。


推荐阅读:《苏联的最后一天》

题图来自 Flickr

一个物品如何成为一个全球化商品,一个物品如何促进全球化,一个物品又是如何实现全球化制造?「万物简史」这个栏目将从“物品”出发,去看这些“物品”如何渗透进我们的生活,并改变了我们的世界。

它近期将会关注的内容包括,集装箱铁路,水,迪士尼气候折扣,T恤,航海图,武夫,香料鸦片咖啡木材旧衣服,贸易,大豆,宜家阿拉伯,玉米,酒店,黄金,疾病,白银,皮毛石油,天然气,西方文明铁路股票大战汽车,奢侈品,贫困,抗生素,瑞士旅游业通用电气,有线电视,广告,探索频道,商人,车型人民币传教士鸟粪安利,冒险家,蒸汽机,航线,棉花茄子湖广填四川尼加拉瓜运河一汽大众洗浴纽约农业联盟汇丰银行登山港口棉布欧元亚马逊“优先配送”除草盗茶废品Zara 症荒野文化利玛窦的地图皈依者沈福宗黑死病鳕鱼人类基因下南洋红衣大炮经济中的野蛮人福利国家西医的草药机关枪铁皮坦克天花ISIS冷战体育运动海外华人滑铁卢战役朱可夫民国政党东印度公司火炮史迪威创新太平洋战争鸦片战争“西方震撼”中餐欧洲普鲁士阿拉伯民族主义中东战争雷曼倒闭金融危机中国青年游日团空气污染英特纳雄耐尔大众江青服满人团队运作日本产业政策绥靖政策纳粹煤炭一战苏联倒塌官司营销“收藏中国”选票印度独立茶叶杀菌萨利机长民粹主义葡萄牙探险队布热津斯基土耳其帝国阿富汗战争911中日关系法币改革红色货币超级版图国货反击战……

喜欢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报 ,每天看点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