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

0/34

上传头像

拖拽或者缩放虚线框,生成自己满意的头像

头像

预览

忘记密码

设置新密码

文化

「万物简史」布热津斯基的大棋局为何坍塌?

苏琦2017-01-21 07:29:03

布热津斯基如今会沮丧地发现美国人不仅无法让世界局势如自己所欲的那样发展,而且无法避免那些不利的局面同时集中出现

必须承认,如今回首再看布热津斯基于 1997 年写就的《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一书,依然为其作为战略大家对于全球范围内可能的痛点与热点预测之准确,以及其为美国利益谋划之缜密感到折服。

“得欧亚大陆者得天下”,看得出布热津斯基对英国地缘战略大家麦金德的“世界岛”理论是入脑入心,因此其整本书也是围绕着美国如何布局和经略欧亚大陆展开。这当然也比较符合美国人心目中的“挑战者”分布图:在一个一超多强的世界中,能够对美国构成潜在挑战的政经实体全在欧亚大陆的范畴中,比如欧盟、俄罗斯和中国,而“美国治下的和平”(Pax Americana)全舆图中最容易形成塌方和黑洞的中东和中亚地区也在此范围内。

早在二十年前布热津斯基就预料到俄乌边境会有一场冲突,因为一个“失去”了乌克兰的俄罗斯只能沦为一个亚洲化国家,而不可能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欧洲玩家。而为了应对俄罗斯对乌克兰可能的侵略,布热津斯基提出让乌克兰加入“法国—德国—波兰”轴心,因为德国和波兰在乌克兰的独立问题上有着特殊的地缘政治利益,而法国和德国的亲密合作又是欧盟安全事务顺畅运作的核心。

之所以要强调法国和德国的合作,布热津斯基给出的理由是以德国和法国各自的实力不足以单独抗衡俄罗斯,但布热津斯基在这本书里话里话外的意思让读者不难看出其实是美国多少有点忌惮由一个过于强大的德国来主导欧盟扩围的进程。也因此,布热津斯基特别强调北约的作用:一则北约的存在可以拴住德国这艘巨轮,二则美国在北约的存在可以令德国影响力的日益增大不至于那么令人不安。

而对于欧盟本身,布热津斯基也流露出一点矛盾的心态,一方面不希望欧盟过于强大而美国被排斥在欧洲重新界定自身的进程之外,另一方面当然又不希望欧盟这一欧亚大陆的“民主桥头堡”陷入停滞不前甚至虚弱的状态。

这种矛盾的心态可以说是贯穿这本书的主旋律。比如对于俄罗斯,布热津斯基既不希望它重温帝国梦,又不想让它感觉被孤立而被激怒进而变得勃勃好斗,那么最理想的场景是俄罗斯能够被融进欧盟和北约的东扩进程,从而成为一个和平民主的大欧洲的一部分。事实将证明这是一个多么一厢情愿的设想。

而对于中亚地区,布热津斯基也提出了一个近乎完美的设想:一个想加入欧洲的土耳其和一个逐渐亲西方的伊朗将给一个急欲摆脱俄罗斯影响的中亚提供坚实的支持,而美国的角色则是“既不统治也不排他”,因为这个地区在地缘战略上对美国的含义十分清楚:美国相距太远而无法在欧亚大陆的这一部分成为主导力量,但美国又太强大而不能不参与这一地区的事务。因此,美国的首要利益是帮助确保没有任何一个大国单独控制这一地缘政治空间,保证全世界都能不受阻拦地在财政上和经济上进入该地区。对于一个“鞭长莫及”的地区也能如此信心满满规划自己的利益,美国 1990 年代睥睨天下的志满意得之态可见一斑。

在关于欧亚大陆战略格局的设想中,最令人脑洞大开的是关于美中日三角关系的。那时的中国国力还没有引起美国过多的警觉,美国倾向于认为中国对中东和中亚的能源需要有助于帮助美国实现在那两个地区的目标:稳定中东局势和牵制俄罗斯在中亚的存在。

对于美日关系,美国既不希望因为削减美国在亚洲的军事存在而鼓励日本冒进,也不希望扩大美日军事同盟而刺激中国,但同时又必须通过同日本的密切联盟来适应中国的地区抱负并制约其表现。

对于中日两国的角色,布热津斯基是这样设想的:承认中国地区强国的地位而防止中国成为全球性强国,而考虑到亚洲邻国对日本的猜忌和怀疑,日本不能成为亚洲盟主,但可以通过与美国在全球性事务的合作而获得国际能见度和影响力。如此一来最理想的状况就是:日本应该是美国在处理世界事务新议程中的全球性伙伴,而地区内举足轻重的中国则应该成为美国的远东之锚,由此促使欧亚大陆出现一种力量均势。

当然,在每一个看似一厢情愿的场景设计背后,作为战略大家的布热津斯基都没有忘记其中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比如土耳其的欧洲化进程可能会停滞,而伊朗迟迟不肯与西方缓和关系,如此一来俄罗斯可能会在格鲁吉亚和乌克兰冒进等等。

然而,预测的精准和计划的周全并不意味着现实的演进会按照最有利于美国的版本运行。在二十年前就成功预见到可能对美国战略利益产生影响的欧亚大陆的各种趋势后,布热津斯基如今会沮丧地发现美国人不仅无法让世界局势如自己所欲的那样发展,而且无法避免那些不利的局面同时集中出现:欧盟的衰落和中国的崛起同样出乎意料,美国越来越依靠与日本的同盟来制约中国,俄罗斯在格鲁吉亚、克里米亚和乌克兰的冒进并没有得到强有力的反击,中东成了名副其实的黑洞,土耳其和伊朗的地区角色也远非美国所欲的版本……

这一方面是因为美国人想要的太多,为自己打算的太好,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与此同时美国曾经如日中天的地位和实力在这二十间无可避免地因为四处出击而出现了折损。归根结底,一个有着太多战略利益和太广阔的战略目标的国度,终究不免会因为用力过猛过于挥霍资源而被迫收缩。

从这个意义上讲,特朗普这只离经叛道的猴子可以被视为正是从布热津斯基筹划未遂的坍塌的大棋局中蹦出来的。大棋局已然坍塌,表面上气势汹汹的特朗普其实只能有攻有守,有打有拉,而不可能像二十年前布热津斯基所设想的那样全局在握四面出击。


推荐阅读:《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

题图来自 Wikimedia Commons

一个物品如何成为一个全球化商品,一个物品如何促进全球化,一个物品又是如何实现全球化制造?「万物简史」这个栏目将从“物品”出发,去看这些“物品”如何渗透进我们的生活,并改变了我们的世界。

它近期将会关注的内容包括,集装箱铁路,水,迪士尼气候折扣,T恤,航海图,武夫,香料鸦片咖啡木材旧衣服,贸易,大豆,宜家阿拉伯,玉米,酒店,黄金,疾病,白银,皮毛石油,天然气,西方文明铁路股票大战汽车,奢侈品,贫困,抗生素,瑞士旅游业通用电气,有线电视,广告,探索频道,商人,车型人民币传教士鸟粪安利,冒险家,蒸汽机,航线,棉花茄子湖广填四川尼加拉瓜运河一汽大众洗浴纽约农业联盟汇丰银行登山港口棉布欧元亚马逊“优先配送”除草盗茶废品Zara 症荒野文化利玛窦的地图皈依者沈福宗黑死病鳕鱼人类基因下南洋红衣大炮经济中的野蛮人福利国家西医的草药机关枪铁皮坦克天花ISIS冷战体育运动海外华人滑铁卢战役朱可夫民国政党东印度公司火炮史迪威创新太平洋战争鸦片战争“西方震撼”中餐欧洲普鲁士阿拉伯民族主义中东战争雷曼倒闭金融危机中国青年游日团空气污染英特纳雄耐尔大众江青服满人团队运作日本产业政策绥靖政策纳粹煤炭一战苏联倒塌官司营销“收藏中国”选票印度独立茶叶杀菌萨利机长民粹主义葡萄牙探险队……

喜欢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报 ,每天看点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