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

0/34

上传头像

拖拽或者缩放虚线框,生成自己满意的头像

头像

预览

忘记密码

设置新密码

文化

「万物简史」波兰1980:苏联帝国倒塌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苏琦2016-11-19 07:11:55

正如一位政治观察家所敏锐总结的那样:“尽管波兰人民还不清楚自己的成就,但他们已经逼退了苏维埃巨人,而且它再也不会东山再起”。

人们一直倾向于认为 1989 年东欧的集体变天是苏联帝国倒塌的前奏,其实危机的种子早在十年前即已埋下。

1980 年 8 月,波兰格但斯克工人罢工,领导罢工的团结工会颇得人心,并显示出惊人的效率与协调性。在波兰、苏联和世界各地,人们都在担心会否再度出现那像“匈牙利事件”和“布拉格之春”那样的苏军武力干涉场景。

苏联国防部部长德米特里·乌斯季诺夫要求出兵干涉,认为必须确保波兰作为驻德苏军与苏联之间重要纽带的地位。以华约联合武装力量总司令维克托·库利科夫元帅为首的乌斯季诺夫的下属们,几次提出要不惜一切代价“拯救”波兰:失去波兰,华约也就毫无意义。

但勃列日涅夫决定避免对波兰采取干涉行动,而被视为勃列日涅夫继承人的克格勃主席尤里·安德罗波夫对此也坚决支持。安德罗波夫以前曾力主苏联入侵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和阿富汗,但是在 1980 年秋,他对自己的一位亲信下属说:“国外干涉行动的定额已经用光了。”安德罗波夫认为,在苏联干涉阿富汗之后,欧洲缓和的形势已是命悬一线,如果再入侵波兰,就会让它彻底终结,甚至还会使整个的赫尔辛基谈判进程功亏一篑,而那是 20 世纪 70 年代苏联对外活动的最大成就。安德罗波夫也明白,如果再进行武装干涉,他从勃烈日涅夫手中接过的将是一个难以处理的烂摊子。

勃烈日涅夫打的如意算盘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用苏联干涉的可能性来吓唬波兰领导人,让他们对团结工会采取严厉措施。1980 年 12 月,勃列日涅夫告诉波兰第一书记斯坦尼斯瓦夫·卡尼亚:“如果发现有人要推翻你们,”他说,“我们就插手。”与此同时,华约军队在波兰境内及边境附近的地区开始举行大规模的军事演习:这与克里姆林宫决定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之前苏军的动作一模一样。

然而苏联人的压力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效。波共领导人缺少实施这一拟议中的打击所需要的勇气与决心,第一书记卡尼亚成了一个在酒精中寻求慰藉的极度神经质的人。1981 年夏,苏联人竭力想在波共内部寻找并组织其他“健康的力量”,但结果却令他们失望:波共内部的强硬派几乎是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受过教育而且具有改革意识的人。

波兰的动荡局势在持续。怕引火烧身的民主德国、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领导人,尤其是罗马尼亚的领导人尼古拉·齐奥塞斯库,当年夏天在克里米亚与勃列日涅夫举行的会议上,要求苏联武装干涉波兰局势。然而勃列日涅夫坚决地拒绝了。

勃列日涅夫仍然相信自己可以重新恢复欧洲的缓和局面,所以对入侵波兰的主张感到讨厌。波兰危机中的经济问题也让他和其他苏联领导人知难而退。与“社会主义兄弟”波兰人打起来已经是够糟的了,而入侵和占领在经济上的代价也不啻为一场灾难。克里姆林宫并没有多余的资源用来承担迅速增加的各种义务。到 20 世纪 80 年代为止,苏联在全世界共帮助或扶持了 69 个苏联的卫星国和扈从国。而从 20 世纪 60 年代后半期起,苏联每年有超过四分之一的 GDP 被用于扩军的经费。

此外,在苏联入侵阿富汗之后,美国总统卡特对苏联的经济制裁加剧了苏联集团内部在经济上的紧张关系。1980 年 11 月,勃列日涅夫告诉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等国的领导人,苏联将不得不削减对这些国家的石油供应,“为的是在资本主义市场出售这些石油,并用得到的硬通货”帮助波兰政权。

在接下来的一年当中,苏联人给波兰注入了 40 亿美元,却没有任何明显的效果。波兰经济在持续下滑,波兰人的反苏情绪也在持续高涨。与此同时,苏联国内的食品短缺问题不但没有解决,甚至变得更为严重。享有大量补贴的面包、黄油、食用油和肉类从百货商店流入兴旺的“黑市”并以高价出售。就连享有特权的莫斯科,购买食品的队伍也是排得越来越长。

1981 年 10 月 18 日,莫斯科最后的希望、波兰总理沃依切赫·雅鲁泽尔斯基将军从卡尼亚那里接管了党的领导权。面对苏联要求军事管制的压力,他再三警告莫斯科,波兰天主教也许会与团结工会联手,“对波兰当局宣布‘圣战’”。这位将军还要求紧急的经济援助,并提供苏军作为波兰军队和警察的后备力量。人们普遍认为,雅鲁泽尔斯基是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对付克里姆林宫那些想要要挟他的人。

安德罗波夫在苏联政治局的紧急会议上发言指出,雅鲁泽尔斯基想把“所有责任”都推在苏联身上。安德罗波夫坚决认为,不管怎样,哪怕是团结工会上台,苏联也承担不起武装干涉的代价,“我们首先必须关心我们自己的国家和怎样巩固苏维埃联盟”。安德罗波夫担心国内的稳定,因为他知道,就连莫斯科和列宁格勒这样的城市,食品短缺也有会更加严重的危险。

1981 年 12 月 31 日,雅鲁泽尔斯基实行军事管制,消除了华约出兵干涉的压力。但是,波兰危机并没有结束。要控制住波兰的局势,代价依然很高。大量的谷物、黄油和肉类被运往波兰,却像被扔进了无底洞,转眼就不见了踪影。克里姆林宫最终不得不强忍难堪,允许西方提供大规模的援助,以免波兰陷入饥荒。

20 世纪 80 年代初开始的一系列重大危机给克里姆林宫带来了沉重的打击。这其中波兰危机是中最严重的一次。它让苏联领导人自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以来,第一次意识到:哪怕是在毗邻地区,苏联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正如一位政治观察家所敏锐总结的那样:“尽管波兰人民还不清楚自己的成就,但他们已经逼退了苏维埃巨人,而且它再也不会东山再起”。

推荐阅读:《失败的帝国:从斯大林到戈尔巴乔夫》

题图来自 Public Domain Pictures

一个物品如何成为一个全球化商品,一个物品如何促进全球化,一个物品又是如何实现全球化制造?「万物简史」这个栏目将从“物品”出发,去看这些“物品”如何渗透进我们的生活,并改变了我们的世界。

它近期将会关注的内容包括,集装箱铁路,水,迪士尼气候折扣,T恤,航海图,武夫,香料鸦片咖啡木材旧衣服,贸易,大豆,宜家阿拉伯,玉米,酒店,黄金,疾病,白银,皮毛石油,天然气,西方文明铁路股票大战汽车,奢侈品,贫困,抗生素,瑞士旅游业通用电气,有线电视,广告,探索频道,商人,车型人民币传教士鸟粪安利,冒险家,蒸汽机,航线,棉花茄子湖广填四川尼加拉瓜运河一汽大众洗浴纽约农业联盟汇丰银行登山港口棉布欧元亚马逊“优先配送”除草盗茶废品Zara 症荒野文化利玛窦的地图皈依者沈福宗黑死病鳕鱼人类基因下南洋红衣大炮经济中的野蛮人福利国家西医的草药机关枪铁皮坦克天花ISIS冷战体育运动海外华人滑铁卢战役朱可夫民国政党东印度公司火炮史迪威创新太平洋战争鸦片战争“西方震撼”中餐欧洲普鲁士阿拉伯民族主义中东战争雷曼倒闭金融危机中国青年游日团空气污染英特纳雄耐尔大众江青服满人团队运作日本产业政策绥靖政策纳粹煤炭一战……

喜欢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报 ,每天看点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