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万物简史」阿拉伯民族主义的三重推手
阿拉伯人已从数百年的政治冷漠中苏醒过来,唤醒他们的首先是美国教师和传教士,接着是奥斯曼土耳其的集权改革。
对于习惯于伊斯兰普世主义和帝国及部落忠诚的阿拉伯人来说,民族主义是一个外来概念,甚至阿拉伯人这个概念本身也没有被人们普遍接受,不少人依然固执地认为它指的是那些习惯于放牧和劫掠的贝都因人。
总之,在 20 世纪之前,阿拉伯人认同在中东政治中影响不大,许多阿拉伯人在军队或行政机关服役,绝大多数阿拉伯人选择继续维持现状,因为阿拉伯穆斯林感到,任何削弱奥斯曼帝国的企图都是对伊斯兰世界的打击。
不过,事情很快发生了变化。短短数十年内,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便开始蓬勃发展。
先行一步的是阿拉伯基督徒。人们往往忽略这样一个事实:阿拉伯人并不全是穆斯林。在 19 世纪,处于奥斯曼帝国统治之下的阿拉伯人中,多达四分之一是处于依附地位的少数族群,其中绝大多数是基督徒,而居住于叙利亚的操阿拉伯语基督徒对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兴起至关重要。
当时的叙利亚包括今天的以色列、约旦、黎巴嫩、叙利亚共和国,甚至还有土耳其南部的部分地区。对其他操阿拉伯语基督徒而言,他们受到了沙漠、山脉或者河谷的良好保护,从而几乎感觉不到奥斯曼帝国的压制。
从 1820 年代起,美国和法国的传教士在叙利亚建立学校,这在无意之中促进了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兴起。美国传教士学校,特别是他们的巅峰学校即叙利亚新教徒大学(现在的贝鲁特美国大学),力图招收各个宗教的学生,不过绝大多数美国传教士学校也希望使年轻人改宗基督教的新教派。由于新教信仰一贯强调阅读和理解其神圣经典,《圣经》很快就被译成阿拉伯语,供当地改宗者使用。早期的许多美国传教士熟练掌握了阿拉伯语,以至能够用阿拉伯语进行教学,甚至把用英语写成的课本翻译成阿拉伯语的课本。
由于美国传教士学校接受了大量阿拉伯人文化,因此许多阿拉伯人将其孩子送至美国传教士学校。东正教基督徒尤其倾向这么做,这就导致叙利亚的年轻东正教徒具有较高的阿拉伯语阅读和写作水平,其中许多人成为新闻工作者、律师或教师,一些人则成为学者和作家。他们很快引领了阿拉伯文学的复兴,而文学复兴转变成一场民族主义运动,正如在某些欧洲国家的文学运动中所发生的那样。据说,由贝鲁特美国大学的五名早期毕业生在 1875 年前后所创的一个贝鲁特秘密协会是第一个阿拉伯民族主义政党。
美国传教士希望使年轻的阿拉伯人通过接触阿拉伯语《圣经》而改宗新教,却使这些年轻人更加珍视他们的阿拉伯语文学和历史的遗产。这些年轻阿拉伯人接受的世俗大学教育他们尊重西方的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理想,而这些学生将这些理想应用到培育一种阿拉伯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
但是,如果阿拉伯民族主义的鼓吹者以西化的基督徒为主,那么它就不可能获得穆斯林的广泛支持。接下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改革中出现的集权趋势,尤其是将土耳其语作为行政语言和教育语言而进行的强制推广,加上从泛伊斯兰主义向大突厥主义的明显转变,激怒了阿拉伯人,将他们推入了阿拉伯民族主义者的怀抱。
苏丹阿卜杜勒·阿齐兹(1861-1876 年在位)曾自称哈里发,以便赢得奥斯曼帝国境内穆斯林的支持。但逊尼派政治理论认为,哈里发必须产生自穆罕默德的古莱西部落。奥斯曼人不是阿拉伯人,遑论古莱西部落的成员。世纪之交旨在恢复阿拉伯哈里发国家(最好是在麦加)的运动,是第一次主要由穆斯林主导的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复兴阿拉伯哈里发国家,将阿拉伯人从土耳其统治之下解放出来的理想,赢得了阿拉伯半岛从普通民众到部族权贵的支持。
阿拉伯人已从数百年的政治冷漠中苏醒过来,唤醒他们的首先是美国教师和传教士,接着是奥斯曼土耳其的集权改革。不过,最后“成全”阿拉伯民族主义,促成泛阿拉伯身份认同的是英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欺骗行径。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阿拉伯人帮助英国人和法国人击败了奥斯曼土耳其人,但是后来协约国未能恪守他们曾经向阿拉伯人许下的承诺。在“新月地带”,阿拉伯人显然占据多数,他们希望建立独立国家,阿拉伯民族或许有朝一日恢复其原有权势与荣耀,但获胜的协约国却建立了委任统治地,这实际上是伪装的殖民地。巴勒斯坦这一地区甚至被宣布为犹太人的民族家园,从而使当地阿拉伯居民的未来扑朔迷离。阿拉伯人发现自身并没有联合起来,而是被进一步分割。
即便英国和法国承诺好好管理其委任统治地,促进其教育和经济发展,但阿拉伯人依旧希望当家作主。阿拉伯人回想起他们的古代辉煌并期望恢复这一荣光。此外,他们已经从西方学到了权利与自由、民主政府以及民族自决。现在轮到西方开始品尝阿拉伯版民族主义的威力了。
推荐阅读:《中东史》
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一个物品如何成为一个全球化商品,一个物品如何促进全球化,一个物品又是如何实现全球化制造?「万物简史」这个栏目将从“物品”出发,去看这些“物品”如何渗透进我们的生活,并改变了我们的世界。
它近期将会关注的内容包括,集装箱,铁路,水,迪士尼,气候,折扣,T恤,航海图,武夫,茶,香料,鸦片,咖啡,木材,旧衣服,贸易,大豆,宜家,阿拉伯,玉米,酒店,黄金,疾病,白银,皮毛,石油,天然气,西方文明,铁路股票大战,汽车,奢侈品,贫困,抗生素,瑞士旅游业,通用电气,有线电视,广告,探索频道,商人,车型,人民币,传教士,鸟粪,安利,冒险家,蒸汽机,瘾,航线,棉花,茄子,湖广填四川,尼加拉瓜运河,一汽大众,洗浴,纽约,农业,联盟,汇丰银行,登山,港口,棉布,欧元,亚马逊“优先配送”,除草,盗茶,废品,Zara 症,荒野文化,利玛窦的地图,皈依者沈福宗,黑死病,鳕鱼,人类基因,下南洋,红衣大炮,经济中的野蛮人,福利国家,西医的草药,机关枪,铁皮坦克,天花,ISIS,冷战,体育运动,海外华人,滑铁卢战役,朱可夫,民国政党,东印度公司,火炮,史迪威,创新,太平洋战争,鸦片战争,“西方震撼”,中餐,欧洲,普鲁士……
喜欢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报 ,每天看点不一样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