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万物简史」舆情拯救者史迪威
即使在史迪威去世后,也没有影响他继续“发挥”舆情拯救者的作用。
人们都熟悉这样的桥段:当一个公众事件的发展向不利于政府的形势转变的时候,及时抛出一个公众熟悉的人物,附赠一个爆炸性议题,或一段传奇乃至离奇的故事。如此一来,公众的注意力就会被分散,潜在的危险局面得以缓解,这样的人物显然就是舆情拯救者。
关于二战美国名将史迪威,人们更多知道的是他在缅甸辛苦征战的经历和他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高层恩怨情仇。很少为人所知的是,史迪威曾多次扮演舆情拯救者的角色。通过官方与媒体不经意的“合谋”,史迪威经常在自觉和不自觉的情势下替美国官方立场背书和解围。
对中、美、英三方来说,第一次缅甸战役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美国对亚太战场投入的真诚度也被人们广泛质疑。作为一个实际战斗指挥方面的生手,史迪威的表现难言成功。他无力协调中国和英国的军队,对中国军队的调度和指挥也存在冒进。到最后,他干脆失去了对局势的控制,只带着一个小分队从缅甸撤退到印度。
在中国当局眼里,史迪威不仅辜负了他们的信任,挥霍了中国为数不多的宝贵军队及其装备,还临阵脱逃抛弃了他身后的中国军队。
这显然不是一个美国公众能够接受的关于缅甸战役的版本。于是,在史迪威滔滔不绝的表白和辩解下,缅甸战役的惨败被归因于中国军队的怯战,蒋介石不肯放弃实际指挥权,中国军队将领的拒绝服从命令,以及中英之前根深蒂固的互不信任。而史迪威小分队跋山涉水的“败退”,则被美化为一场英雄主义的“出埃及记”。
经过三年的争吵、讨价还价和延宕后,中美英终于就在缅甸发起一场对日本的反攻达成了共识。战事的展开像第一次缅甸战役那样缺乏协调,从一开始就分裂为史迪威在缅北和英军总指挥斯利姆在南方展开的两场战事,所幸的是他们的日本对手已不复往日雄风。
即便如此,日军在缅北的顽强抵抗和对斯利姆阵线的自杀式进攻还是给中国远征军和英印军造成了很大的麻烦,而中国精锐部队陷入缅北战事被很多人认为是导致国民党军队在 1944 年豫湘桂战役惨败的直接原因。
1944 年是美国大选年,盟军在欧洲大陆战事的胶着,国民党部队在中国大陆的节节溃败,给罗斯福总统的第四次连任蒙上了一层阴影。为了尽快收拾国民党的败局,罗斯福祭出了杀手锏,强令蒋介石将国民党军队的指挥权交给史迪威,否则将考虑停止对国民党政府的援助。
蒋介石绝地反击,以退出战争反制罗斯福收回建议,并提出相反建议要求召回史迪威。蒋介石所没有预料到的是,史迪威的召回给罗斯福提供了一个完美的公关机会。罗斯福虽然一方面“严令”史迪威不要“大嘴巴”发表激化事态的言论,一方面却默许同情史迪威的美国新闻界大肆报道史迪威是如何成为腐败的重庆官场宫廷政治牺牲品的。
国民党的惨败和史迪威的含恨而归由此得到了合理的解释,美国亚太战略的正确得到了捍卫:是国民党政府自身的腐败无能,而非美国“先欧后亚”政策下兵力和资源投入的不足,导致了中国大陆战局的糜烂。
史迪威在 1946 年的去世并没有影响他继续“发挥”舆情拯救者的作用。在 1940 年代末关于“谁丢失了中国”的激烈争辩中,有着长期驻华经历的美国名记白修德在其关于中国抗战的《中国的惊雷》一书中,对史迪威的“遭遇”进行了充满同情的描述,对国民党的腐败则进行了不遗余力的谴责。这无疑大大缓解了杜鲁门政府面临的指责与压力。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即使在美国撤离越南战场的过程中,史迪威也发挥了“舆情拯救者”的作用。芭芭拉·塔奇曼的《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甫一出版便洛阳纸贵,这本书再次提醒人们美国支援一个“腐败无能”的亚洲政权是注定徒劳无益的。
据说美国总统尼克松就是看了塔奇曼的这本书才“下定决心”从越南撤军的。再一次,史迪威的遗产令美国的战略抉择显得不那么尴尬和难堪:一如美国人当年被迫离开中国,如今美国人从越南脱身也是明智之举。
推荐阅读:《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
题图来自 wordpress.com
一个物品如何成为一个全球化商品,一个物品如何促进全球化,一个物品又是如何实现全球化制造?「万物简史」这个栏目将从“物品”出发,去看这些“物品”如何渗透进我们的生活,并改变了我们的世界。
它近期将会关注的内容包括,集装箱,铁路,水,迪士尼,气候,折扣,T恤,航海图,武夫,茶,香料,鸦片,咖啡,木材,旧衣服,贸易,大豆,宜家,阿拉伯,玉米,酒店,黄金,疾病,白银,皮毛,石油,天然气,西方文明,铁路股票大战,汽车,奢侈品,贫困,抗生素,瑞士旅游业,通用电气,有线电视,广告,探索频道,商人,车型,人民币,传教士,鸟粪,安利,冒险家,蒸汽机,瘾,航线,棉花,茄子,湖广填四川,尼加拉瓜运河,一汽大众,洗浴,纽约,农业,联盟,汇丰银行,登山,港口,棉布,欧元,亚马逊“优先配送”,除草,盗茶,废品,Zara 症,荒野文化,利玛窦的地图,皈依者沈福宗,黑死病,鳕鱼,人类基因,下南洋,红衣大炮,经济中的野蛮人,福利国家,西医的草药,机关枪,铁皮坦克,天花,ISIS,冷战,体育运动,海外华人,滑铁卢战役,朱可夫,民国政党,东印度公司,火炮……
喜欢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报 ,每天看点不一样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