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

0/34

上传头像

拖拽或者缩放虚线框,生成自己满意的头像

头像

预览

忘记密码

设置新密码

文化

「万物简史」古德里安的铁皮坦克

苏琦 2016-02-06 17:00:19

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虽然人们越来越重视坦克的作用,也生产了很多坦克,但是对坦克在未来战争中的角色及其在战场上使用方式的理解方面,却存在很大的差异,而正是这种差异决定了二战前半程战局的胜负。

机枪的出现令士兵的集团冲锋失去了意义。一战后期,人们开始考虑如何在加强自身防护减少人员损失的情况下携带火力快速向前冲。不久,兼顾防护、火力和速度的致命武器——坦克出现了。这个由协约国率先推出的装甲版骑兵在一战战场上虽然只是小试身手,而且性能不是太稳定,但已经显示出了巨大的扭转战场态势的潜力。

不过,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虽然人们越来越重视坦克的作用,也生产了很多坦克,但是对坦克在未来战争中的角色及其在战场上使用方式的理解方面,却存在很大的差异,而正是这种差异决定了二战前半程战局的胜负。

说来奇怪,在所有这些战略人士中,反倒是因为受凡尔赛和约限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生产坦克的德国人对装甲战的理解最深也最具有前瞻性,这其中令人首屈一指者非古德里安莫属。

早在 1920 年代初,在德军汽车营服役的古德里安就意识到,下一场大战不会再出现像一战那样旷日持久的堑壕战,战争的主要形式将会是移动的阵地战,因此谁具有高度的“移动”攻击能力,谁就能取得战场上的先机,而移动攻击的最佳载体自然是坦克。而且大大领先于时人认知水平的是,古德里安认为坦克不应仅仅被视为是掩护步兵进攻的辅助性武器,而应是具有独立突击作战能力的主战武器。因此应该围绕坦克独立成军,在战场上通过装甲军团的大纵深突破实现对战略要地的抢占和对敌人的包抄,而步兵则通过摩托化实现机动,在装甲集团身后配合其扩大战果。

由于缺乏真正的坦克来实践其装甲突击战术,古德里安在野战训练中不得不把非履带式六轮驱动的铁皮装甲车当做坦克来使用,以观察其推进及包抄的效果。这种简陋但机动性超强的“铁皮坦克”招致了被包抄的步兵们的愤恨,以至于他们纷纷用石块来砸这种模型坦克,结果不少“坦克”被迫退出了战斗。等到 1930 年代碳钢结构的真坦克参与演习时,士兵们失望地发现别说石块和刺刀,就是普通的手榴弹对这些来去如飞的装甲战车也无能为力。

当时德军传统高层对这种新奇的武器和战术并不认可,甚至对其的使用表示抵触和抗拒,但颇具战略眼光的希特勒却和古德里安一见如故。正是古德里安的这种对坦克战的超前意识和希特勒对其的认可,使德军在二战初期的闪电战成为可能。以西线为例,在战斗初期英法两国的坦克总数达 4500 多辆,是德军坦克的两倍,但德军以装甲师为建制的对坦克的大规模集中使用,和像古德里安、曼施泰因这样具有坦克战思维的军官的娴熟指挥,锁定了英法联军的败局。

不过真正让人们见识到装甲集群突击威力的还是早期的苏德战场。和古德里安一样信奉大纵深突破战略理念的红军天才指挥官图哈切夫斯基被斯大林清洗,令苏军的战役设想依然停留在国内战争时期。老迈昏庸的国内战争英雄布琼尼和铁木辛哥等人为保住自己的权位,积极附和斯大林对图哈切夫斯基等具有先进作战理念军官层进行清洗。为了证明斯大林战略思想的伟大正确,他们将骑兵军的战术发挥到了极致,以至于把马拉机关枪和大炮变成了苏军的标配。

他们的努力让苏联骑兵军在 1941 年夏天和德国装甲军的遭遇战变成了一场不折不扣的屠杀,直至朱可夫和科涅夫等新一代谙熟坦克集群作战的将帅崛起,苏德战场的态势才真正得以扭转。

推荐阅读:《古德里安将军战争回忆录》

一个物品如何成为一个全球化商品,一个物品如何促进全球化,一个物品又是如何实现全球化制造?「万物简史」这个栏目将从“物品”出发,去看这些“物品”如何渗透进我们的生活,并改变了我们的世界。

它近期将会关注的内容包括,集装箱铁路,水,迪士尼气候折扣,T恤,航海图,武夫,香料鸦片咖啡木材旧衣服,贸易,大豆,宜家阿拉伯,玉米,酒店,黄金,疾病,白银,皮毛石油,天然气,西方文明铁路股票大战汽车,奢侈品,贫困,抗生素,瑞士旅游业通用电气,有线电视,广告,探索频道,商人,车型人民币传教士鸟粪安利,冒险家,蒸汽机,航线,棉花茄子湖广填四川尼加拉瓜运河一汽大众洗浴纽约农业联盟汇丰银行登山港口棉布欧元亚马逊“优先配送”除草盗茶废品Zara 症荒野文化利玛窦的地图皈依者沈福宗黑死病鳕鱼人类基因下南洋红衣大炮经济中的野蛮人福利国家西医的草药机关枪……

题图来自 视觉中国

喜欢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报 ,每天看点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