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业
「万物简史」谁才是如今的野蛮人
当下的中国显然需要一些有着自我和外在约束的野蛮人,然而各种纸枷锁的匮乏和金融利器的过分稀缺,或许会使这场游戏代价更为昂贵,而建设性反而会更为不足。
中华帝国、罗马帝国、波斯帝国和印度帝国等成为野蛮人垂涎的对象一般发生在他们得了富贵病因而战斗力大不如以前的时候。这种战斗力的衰败往往还伴随着各种奇技淫巧的发达,以及各种内讧,从而令颓势更加难以挽回。
把这种情形置换到一个经济体,工业竞争力的下降相当于战斗力的衰败,而对各种金融创新的青睐相当于对各种奇技淫巧的沉迷,各种内讧则可以具象化为从工人到管理层到董事会再到股东间的各种争斗。到这个时候,一个适合野蛮人成长的环境就大体得以构建,过不了多久,野蛮人就会悄然来到门口,准备攻城掠地。
具体到 1980 年代的美国而言,战后三十年工业竞争力一枝独秀的霸主地位,至此已被后来居上的日本和德国企业所撼动。经济全球化导致的资本对第三世界廉价劳动力的追逐,也令福利资本主义黄金期劳资间的漫长蜜月被终结。股市资本主义的兴盛以及由此导致的管理层分红越来越多与股价相挂钩,令股东、董事会和管理层都变得越来越贪婪,都无法忍受股价的表现平平,彼此间也越来越刻薄,以至于到最后谁都想率先引入野蛮人。管理层想通过 MBO 摇身一变而成股东,董事会想通过公司的被收购摆脱日益桀骜不驯的管理层,大股东们则既想分享溢价又想再结新欢。
野蛮人进场的诱因已经足够,攻城利器则由产品丰富的金融创新市场来提供,比如垃圾债券,比如过桥贷款,比如融资组合,比如以尚未收购到手的标的公司的资产进行抵押融资等等。投行们不仅积极提供融资平台和渠道,有时还直接跳将出来提供贷款。对于投行而言,这一切都是为了交易,因为以前指望实业家上门请求承销股票坐地收金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那些靠零售起家的华尔街后起之秀已经把承销的费用拉到低得不能再低了。投行不仅要放下身段好好伺候野蛮人,不仅要积极撮合交易来收取费用,有时还要自己直接进场扮演野蛮人的角色。一切为了交易,直至为交易而交易。
但与诱发 2008 年金融危机的资本狂欢相比,那个时候的野蛮人似乎还是戴着各种纸枷锁在跳舞。媒体、监管者、中小股东以及圈子内隐形的绅士协定等等,都对各种过于出格的野蛮行径构成了制约。最后市场本身也发挥了自我矫正作用:垃圾债券收益率的下降、杠杆收购后长期负债经营的企业多数表现欠佳等等,都令并购的狂潮得以降温。
而且与以大型投行为主要操盘手、以透支普通民众未来消费能力的次贷狂欢相比,二十年前那些异军突起的野蛮人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发挥了创造性破坏者的作用,没有他们通过并购把旧钱倒腾出来的“努力”,那些在 1990 年代勃兴的高科技新贵可能就无法找到那么多助燃的新钱。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的僵尸企业迟迟得不到重组,从而无可奈何地陷入了失去的二十年。
当下的中国显然需要一些有着自我和外在约束的野蛮人,然而各种纸枷锁的匮乏和金融利器的过分稀缺,或许会使这场游戏代价更为昂贵,而建设性反而会更为不足。另外的一个挑战则是,那些被倒腾出来的旧钱,能到真正的创新者手中吗?
推荐阅读:《门口的野蛮人》
一个物品如何成为一个全球化商品,一个物品如何促进全球化,一个物品又是如何实现全球化制造?「万物简史」这个栏目将从“物品”出发,去看这些“物品”如何渗透进我们的生活,并改变了我们的世界。
它近期将会关注的内容包括,集装箱,铁路,水,迪士尼,气候,折扣,T恤,航海图,武夫,茶,香料,鸦片,咖啡,木材,旧衣服,贸易,大豆,宜家,阿拉伯,玉米,酒店,黄金,疾病,白银,皮毛,石油,天然气,西方文明,铁路股票大战,汽车,奢侈品,贫困,抗生素,瑞士旅游业,通用电气,有线电视,广告,探索频道,商人,车型,人民币,传教士,鸟粪,安利,冒险家,蒸汽机,瘾,航线,棉花,茄子,湖广填四川,尼加拉瓜运河,一汽大众,洗浴,纽约,农业,联盟,汇丰银行,登山,港口,棉布,欧元,亚马逊“优先配送”,除草,盗茶,废品,Zara 症,荒野文化,利玛窦的地图,皈依者沈福宗,黑死病,鳕鱼,人类基因,下南洋,红衣大炮……
喜欢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报 ,每天看点不一样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