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娱乐
喂,你明明不用 Line,干嘛又买 T 恤又买手办?
我的朋友告诉我说,Line和优衣库合作T恤在中国内地上市第一天就卖疯了。有些人是通过Line在年初赞助韩剧《来自星星的你》而知悉它——当然之前也有很多人下载了Line,却因为朋友都不用将它冷落。你干嘛粉一个不用的App?
5 月 5 日是 Line 和优衣库合作的 Line 表情系列 UT 在中国内地上市的第一天,我的一个朋友充满幽怨地通过微信跟我抱怨,说在淮海路的宇宙旗舰店里,他喜欢的那一款 Line T 恤上架两小时就卖空了。他紧接着跑到一站地铁之外的另一间优衣库,得到的是同样的答复。我的同事则告诉我,天猫上的优衣库官方旗舰店当天 9 点多开卖,中午时段就已全线售罄。
(图1: Line 和 UT 的合作系列名字是“Line Friends”,79元一件。)
Line 系列 UT 在日本上架稍早,但我同样也没觉得大家对它有疯狂到这种程度。要知道——日本才应该是把 Line 当微信用的国家,它们的用户数有 5000 万。
在《朝日新闻》今天发布的一项调查中,Line日本用户大多数是年轻人。71% 十几岁的人、80% 二十多岁的人使用 Line。全民使用率则有 44%,这个数据比去年增长了 20%——这个全民使用率数据体现在 Facebook 上是 26%,Twitter 则为 18%。
(图2: 在日本,Line 正以年轻人为中心广泛渗透。)
你可以把 Line App 当作一个海外版的微信,它们提供类似的功能。Line 于 2011 年 6 月上架,目前用户已经遍及 230 多个国家。到 4 月 1 日为止,全球用户数突破了 4 亿人,有 17 种语言的 App 版本上市。
(图3: Line 全球用户数超过了 4 亿人。)
(图4: Line 用户数超过 1000 万的国家和地区依次有:日本、泰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台湾、西班牙、韩国、马来西亚、美国、墨西哥)
就这个软件本身而言,它主要销售表情贴图、主题、电话卡、游戏这四种产品。但是在只针对日本用户的 Line Mall 里,它就是个和很多商户签约的在线商城。当然,这里还有独家销售的Line周边产品——比如公仔和手机套。在日本,它还有名为 Line Town 的电视动画,在 3 月 26 日播放了最终回。
在中国,它的运营合作伙伴在上个月底刚刚由奇虎 360 换成了豌豆荚。
(图5: 作为一款聊天软件,Line 主打的就是各种萌贱表情贴图。)
(图6: Line 还推出了玩偶、手机壳这类周边产品。)
(图7: 在Line推出的一系列App中,Line Deco提供表情扩展包,让你的手机全部“Line化”。)
有些人是通过 Line 在年初的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的赞助而知悉这个 App——当然之前也有很多人下载了 Line,却因为朋友都不用将它冷落。现在它的T恤又卖得这么火,我们为这个有些悖论的现象归纳了几个原因:
1,我们眼中的 Line 才不是你认为的那个 Line。冲去买T恤的人才不是因为这个软件,不然微信可以也出一个T恤——它未必有这么火。受欢迎的是Line里的表情贴图,比如馒头人(Moon)、布朗熊(Brown)、可妮兔(Cony),单纯卡哇伊已经过时了,现在卖的是萌贱。
2,正因为你们都不用,才能显出我们的态度。Line 在中国的用户数虽然没有官方数字,但是至少没有进入全球前十排名,也就是说不到 1000 万。小众自然就有那么一点崇高感,这和很多“独立设计师”即便卖不好、至少也能得到尊重是一个道理。
3,我们总需要一些东西来表达强烈的兴趣。爱好是个大难题,它需要花时间——但我们常常又没有或者不愿意花时间做这些事,你可以数数自己有多少未完成或者根本没启动的 To-do list 带有爱好向的盟誓意味。买件T至少能够迅速在和朋友/陌生人攀谈时作为态度和知识点的谈资。
4,即便撞衫,也有个社交的好理由。它就像日本涩谷 109 十字路口的闪聚一样带有识别功能——在万圣节晚上的涩谷 109 十字路口,每逢绿灯亮起,四个方向身着各种奇妙服装的行人就涌向路中心交叉点开始拍照、自拍,并接受群众围观,然后在红灯即将亮起前若无其事地恢复扑克脸离开。如果遇到扮演同样角色的同好,他们会更加兴奋,形成一个形象组合——比如,我们都是马里奥!想必未来的一个月,Line T 恤在北上广可能会遭遇少许撞衫事件,但凭此可稍安勿躁并且收获多一些赞,也少了撞衫的淡淡忧愁。
最后附上一则Line的获奖广告:
喜欢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报 ,每天看点不一样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