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st on the Web
“为什么911博物馆难以引起共鸣?”
无论如何,进入 911 纪念博物馆的过程都不会是一段令人愉悦的经历。
这不仅是你可以想见的梦魇时刻的重现,从一开始进入,你就要经历像到机场一样的安检,把皮带、手机和鞋子放到传送带上,双手置顶完成三秒扫描,穿着制服的警卫接着冲着你大喊一声,“站这儿!”,“别往前走”。
这正是《纽约客》作家 Adam Gopnik 对这个纪念博物馆的最初感受。在这篇文章当中,他描述了更多这个博物馆令他感到自相矛盾的地方,以及那些没有解决也可能永远无法解决的问题。“极简主义——才是哀悼和唤起记忆的最有效的方式”。而在美国存在一个普遍共识,“商业会弱化纪念”。
他还在文章中比较了包括华盛顿大屠杀博物馆在内的一系列灾难纪念性博物馆。他认为,大屠杀博物馆很好的完成了一个博物馆的使命:展现那些不寻常的事物,并解释其背后的含义。这些展品揭示出作恶者的罪行,将它们公之于众完成集体性的哀悼。每一个犹太小孩的照片都是从遗忘中恢复的记忆。但对于 911,这一切都是相反的,这一罪行从开始就在公众面前集体性地发生,比起历史上任何一个事件,关于它的记录已经太多了,“我们从中无法领悟到什么,只是继续感受一次”。
"纪念馆很难在自由主义的城市中存在,但记忆可以。"他在结尾写道。
Adam Gopnik 大概是《纽约客》作家里很好地保留了 E.B. 怀特风格的人。他永远不回避问题,而且试图给出自己的结论。相信阅读他的这篇文章会是令你愉快的一次体验。
喜欢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报 ,每天看点不一样的。
评论